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8章 开熙二十三年(特鸣谢书友 流星追月
第(2/3)页
除夕除了要守岁、吃年夜饭以外,大周百姓还要吃春盘。这种由葱、蒜、韭菜、芸苔(油菜)、胡芫(香菜)组成的蔬菜拼盘据说吃完可以发散人五脏中的陈腐之气。
吃春饼之风日盛,做法更为讲究。这个活动也被称为“咬春”。
唐宋元日这一天,人们还会准备各色果实,以备除夕守岁消夜。
其中最出名的一种,便是胶牙饧。饧,古“糖”字。胶牙饧,即用麦芽或谷芽与诸米熬成粘性的软糖。
南朝开始,有元旦食胶牙饧的风俗。到了唐宋时期,胶牙饧又成为除夕夜祭祀祖先供奉之物。
吃胶牙饧的目的,是强健牙齿、使其不动摇,也就自然有稳固家业、兴盛宗族等吉祥含义。
同时,吃胶牙饧也意味着将牙粘住,使牙齿更牢固,不会因年老而脱落,既充满节俗趣味,又体现了人们内心美好的期盼。
而始自先秦的习俗“压岁钱”
汴京城大街上过年时,到处是表演杂耍的艺人,看到精彩处,围观的已富裕起来又有“医疗保障”的百姓皆不吝打赏,虽然每人数目不多,在几文钱至几十文钱,然而因人数众多,艺人们一场街头表演下来,常常收入就在几两银子。
除夕年假期间,也成为各类艺人们的最旺季。
也有叫“关扑”的投掷游戏,小贩把食品或玩具、首饰等物作为奖品,于瓦罐内投中铜钱,根据铜钱的正反判定输赢来赢得奖品。
大周春节新兴的“狮子舞”盛行非常,相比于唐代凶神恶煞的傩戏面具,“狮子舞”更加可爱、灵活,注重武打表演,有时还会表演“狮子”口吐烟火。
同时元宵看花灯、猜灯谜,也是大周春节人们趋之若鹜的一项活动。
除夕年假期,大周百姓还要饮屠苏酒和椒柏酒,意寓着辟邪防病。
柴宗训自登基始,采“宗教自由传道”之策,对道佛两家皆给以支持。
当然,因父皇太宗之事及扬州大明寺之事,对佛教没什么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