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0章 商业社会(特鸣谢书友 十七年龄老书虫 的2张月票!)
第(2/3)页
意,自今往后,四科科举自秀才的乡试起,录取率一律提升一倍!
并在各州府中,于刺史、通判之外,新设知州一名,专管民间商贸、工坊之事,促当地的经济发展。”
大周官员体制大体承唐制,刺史主管州府的军政大事,通判则负责当地的剿匪缉盗等治安事务,经济上之前并无专门的官员主管。
圣旨发出之后,全国的士人、官员皆大欢悦,因皇帝倍增科举录取人数,便是多了许多民间人士读书做官、改变命运的途径。
而随着工、商科举开科取士十多年来,计有二十多万名工商进士步入官场,不断扩大全民对工商的认知和重视。
在柴宗训这些年的大力推动下,“要想富,看工商”已在大周百姓中形成了共识。
而千年来的官本位思想,在柴宗训依法治国、严格治吏、狠抓贪腐,明确权力界限的多项施政,且全国工商业兴旺发达之下,已渐趋薄弱。
许多头脑精明、才能出众的百姓通过经营商号、开办作坊,数年来赚取了大量钱财,只要依法足额纳税,则人身安全和财富皆能得到了大周朝廷的保全。
少数大商人即使依法按“三税一”交了财产税,其月收入仍然超过了当地的最高长官的月俸。
当然,大周社会的商业化进程也遭到了不小阻力。
许多苦读儒家经典、考中文科进士而从平民一跃变为官僚的思想守旧派,对于百姓中竟然有人经商致富,财产和生活水准还超过自己这“官老爷”,自然极不忿气。
一些心胸狭窄、心理阴暗的少许官僚,便动了谋夺当地富商财产、甚至妻妾女人的狠毒心思。
然而有武德司、龙骧卫及各地乡贤局等制约官僚滥用权力的机制在,各州府受到迫害的商人或其家人为保全,纷纷向这些监督官员的机构检举。
对于每一个举报,在皇帝柴宗训旨意下,朝廷皆严查到底,决不姑息一个为恶的官吏。
这二十多年来,全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