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9章 陪审团制(特鸣谢书友20210300眼镜儿哥哥 月票!)
第(2/3)页
民因受不了鞭杖拷打的酷刑,就自己屈招了。
录事呈报刺史,刺史等人复审后认为并无异常的情形,都认为审出了此案的真实情况。
唯有通判钱若水怀疑此事,留下这案子好几天不发。
录事到若水的衙门讽刺他,道:
“你接受了富民的钱财,想出脱他的死罪吗?如今连刺史大人都已同意了判决,为何你却还不同意?”
钱若水笑道:
“现在几个人都判了死罪,几条人命的大事,况且又未见到女仆的尸体,怎可不稍微留下案件几天,仔细看看他们的供词呢?”
钱若水留下案子将近十天,知州多次催促他判决,他也没有屈服。
十余天后,钱若水去见刺史,屏去他人后对刺史说:
“若水拖延此案的原因,是我在秘密派人寻找女仆,现今已找到了。”
刺史大为惊讶,于是招来女仆和其父母相认,果然是他们失踪的女儿。
刺史大惭,于是释放了被关押在死囚牢中的富户相干人等。
富户到刺史府前拜谢,久久不去,道:
“微使君之赐,则某灭族矣。”
知州道:
“钱通判之赐也,非我也。”
富户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道:“刺史自求得之,我何与焉?”
刺史以若水雪冤死者数人,欲为之上奏论其功,若水固辞曰:“若水但求狱事正,人不冤死耳。论功非本心也。”
一时为州中百姓称颂,当地乡贤得知此事后,乃上奏皇帝。
柴宗训看罢奏折,沉吟片刻后,命召刑部尚书李昉前来。
不一刻,李昕已从皇宫前院的六部衙门赶至。
见礼后,柴宗训将同州乡贤奏折让李昕看后,道:
“李爱卿,朕在令王太傅修订《大周刑统》时,特意写入强调“疑罪从无”的律例,此案中,小女仆并未见到尸体,同州的录事岂能便判定是富户杀了小女仆?”
李昉迟疑片刻,道:
“回禀陛下,各州民间惯例,一人若毫无征兆失踪一月以上,通常都认为此人已死,只是难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