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万众创新(特鸣谢书友 流浪者书虫 2张月票!)_大周帝国:开局诛杀赵匡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7章 万众创新(特鸣谢书友 流浪者书虫 2张月票!)

第(3/3)页



    这第一项,即是湖州人士楼烦总结历代生产技艺,改进创新的缫车。

    此车以皮带驱动,通过脚踏板产生动力,丝被缠绕在线轴上,生产效率比之原有的手工纺机,提升近6倍。

    这第二项,即是淮南转运使乔维岳总结民间生产技术,改良发明的“二斗门”。

    此项技艺是复闸形式的运河船闸,从而较大的提高了河运能力。

    乔维岳奏折中言:

    “维岳规度开故沙河,自末口至淮阴磨盘口,凡四十里。又建安北至淮澨,总五堰,运舟所至,十经上下,其重载者皆卸粮而过,舟时坏失粮,纲卒缘此为奸,潜有侵盗。

    维岳始命创二斗门于西河第三堰,二门相距逾五十步,覆以厦屋,设县门积水,俟潮平乃泄之。建横桥岸上,筑土累石,以牢其址。自是弊尽革,而运舟往来无滞矣。”

    臣以扬子江监真州段采用复闸后实测,每年节约了500名工人,一百二十万钱。以前船只能装载三百石粮食,闸建成后,可以通过四百石粮食的船。

    唯陛下明鉴。”

    中国纺织技术由来已久,早在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即已诞生纺织工艺。

    缫车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了战国时期秦国宰相李斯和赵国宰相范雎之间的故事。李斯和范雎是当时两国的重要宰相,他们之间有一次辩论,李斯以辩才胜过范雎,范雎在辩论中屡屡失言,最后被李斯逼得无话可说。此后,范雎的朋友劝他追随李斯,范雎却说:“我不是缫车之徒,不能盲目追随。”

    随着柴宗训主导下“开熙盛世”,大周商品经济的大发展,纺织业也蓬勃兴盛,技艺积累加快,终于湖州人士楼烦改良了手工缫车为半自动化的脚踏缫车。

    而“二斗门”复闸技术的发明,则是应大周海贸兴盛而诞生。

    有了此项技术,可大幅提升大周各港口与江河城市的商品运力,促进生产和贸易的发展。

    (本章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