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2章 辽 理后人(特鸣谢书友 20227873 的二张月票!)
第(3/3)页
后、萧淑妃等后妃争宠;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重臣政争两个战场屡战屡捷的武则天,也敏锐地觉悟到封禅泰山之礼,对进一步提升自己权势和地位的重要意义。
于是,一场无形的较量,借助封禅之议,缓缓拉开了帷幕。
麟德元年(公元六六四年)七月,高宗下诏,决定于麟德三年(公元六六六年)正月封禅泰山。
依以往“封禅”礼制,“封祀,以高祖、太宗同配;禅社,以太穆皇后、文德皇后同配。皆以公卿充亚献、终献之礼。”
武则天见自己身为皇后,却没参与的份,于是上《请亲祭地祇表》,呈奏高宗御览。
武则天认为:“禅”礼配祭的是高祖、太宗的皇后;可行礼时,都是公卿大臣们一些大男人在操办。
这合乎“男女授受不亲”的古圣遗训吗?以往帝王封禅,不过欲求成仙、博取虚名而已。
他们创立的礼仪制度,无需拘泥固守,应与时俱进,灵活变通。大唐封禅,不是为个人的荣耀,而是为“推美于神宗”、“归功于先德”。
简言之,就是要酬谢祖先的功德。作为皇后,作为李家的媳妇,武则天理应参与封禅。
唐高宗阅后,深以为然,乃更改“封禅”礼制,以皇后为亚献,诸王大臣众妃为终献。
武则天登基后,因之后的李唐皇帝一脉,皆是她的子孙,因此终唐一朝,武则天的历史评价皆很高。
然而大唐灭亡于朱温之手后,武则天的风评立变,逐渐成了女人祸害社稷的代表人物。
而“麟德封禅”更是被指斥为武则天野心显露、染指皇权的起始。
有这恶名在前,是以一向不问政事的符太后,不欲随柴宗训一同前往泰山封禅。
符蓁蓁和第五朝露皆劝符太后一同前往。
作为符太后的亲侄女,符蓁蓁自然是最懂她心思,说道:
“母后,陛下乃是一片孝心,况臣妾等后妃、皇子公主们一同前往,且以陛下旷古绝今的功业,又岂会有人说母后有干政之心呢?”
(本章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