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94章 开熙三十七年(特鸣谢书友 20213214 的2张月票!)
第(2/3)页
年五两至几十两不等。
技术学院的出现,一改大周之前农业社会的技术靠“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的缓慢,步入了“集中传授、批量培养”的商业社会阶段。
经过几年的办学后,有十多所教学优良、学生毕业后就业好的民间学院,在上百家学院中脱颖而出。
在欢快的过年氛围中,时光匆匆而逝。
过年这些天里,柴宗训一直在犹豫是否确定要狠心不纳没藏流云入宫,不由想起了北魏胡太后之事。
北魏太祖拓跋圭在“淝水之战”后不久,复建代国。后经“参合坡之战”屠灭慕容垂后燕主力,建“大魏”,史称北魏。
为免后宫干政,鲜卑出身的拓跋圭定下祖制:“子贵母死”,只要是孩儿立为太子的后妃,必须处死。
北魏社稷传了百年,到宣武帝时,此制却出现了变数,以致最终动摇了社稷。
胡仙真,安定临泾人,司徒胡国珍之女,母亲皇甫氏。
胡氏的姑姑做尼姑,很能讲解佛理。宣武帝在位初年,胡氏的姑姑常进入宫廷讲授。
过了几年,她暗示左右的人称说胡氏的容貌德行,宣武帝听说后,就召进后宫做承华世妇。
当时的北魏政权,奉行“子贵母死”制度,儿子立为太子,母亲就要处死。而在宫廷之中,妃嫔们相互祈求祝祷,都希望生诸王、公主,不希望生太子。
仅胡氏常对姬夫人等说:
“天子怎可独独没有儿子,为什么畏惧自己的死而使皇家不养育嫡长子呢?”
等到胡氏怀上身孕,与她同列的妃嫔们还因旧例为她恐惧,劝她想办法打掉。
胡氏拿定主意不动摇,半夜一个人发誓说:“但愿所怀的是男孩,按次序将成为长子,儿子生下我被处死,我也在所不辞。”
公元510年(永平三年)三月十四日,胡氏宣光殿生下皇子元诩,被升为充华。
在这之前,宣武帝频繁地夭折皇子,自认为年纪已大,特别加以谨慎照料。为元诩选乳母保姆,都选取良家善养男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