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43章 “吏户礼兵刑工商”(特鸣谢书友 Xwf6937 三张月票!)
第(3/3)页
玛雅回国后,见李恩博如此争气,乃于开熙四十二年擢其为工部侍郎。
柴宗训就商部尚书的人选,考虑了数日。
从能力上来说,这三位人选都是上乘之选。
这三人年龄皆在四十至五十岁之间,正是年富力强之时。
从背景上来说,汤明属于“六大政治势力”中的太监势力。
考虑到目前“天机处”和“武德司”两大要害部门,皆由太监把持,虽然太监乃是皇帝家奴,一切权利皆来源于皇帝,但若是任用汤明为商部尚书,仍有太监势力过大、渗入朝堂之弊。
而王钦若则是代表降周的江南士民利益。
李恩博则是代表开熙初年间的老牌勋贵势力。
柴宗训犹豫几天,想到如今朝堂中,代表江南士民利益的重臣,仅有武将中的林仁肇一人,宫中仅有怡贵妃周女英为代表的十余名妃嫔,力量稍显薄弱,不利于在朝廷制定政策时全面考虑到江南士民利益。
且如今江南之地,已成大周帝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四大经济中心”汴京、扬(州)金(陵)、成都、幽州之一,贡献的国库税收占到了全国总数的二成,海贸则占到了四成。
柴宗训最终选定王钦若为首任商部尚书,官员配备一如其它六部,为侍郎二人、行走十余人,下设六十多个司,主管全国所有州府的商业事务。
这些官员,皆由内阁从历年来考成优异、精擅工商业管理的官员中任命。
圣旨发出之后,一月内新设的商部已机构设置完善,官员到位,成为朝廷新设的第七部。
内务府依皇帝柴宗训令,在皇宫前院的“六部衙门”旁,新修了商部衙门。
于开熙四十四年十月,正式开衙办公。
大周帝国商部成立后,使得工商业事务实现了“专事专管”,一改以前诸多衙门皆可伸手管理、卡脖子的状况,使大周社会的经济发展自此走上快车道。
后世史学家,皆以大周世祖柴宗训设立“商部”,做为大周帝国正式步入商业社会的标志。
(本章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