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72章 范仲淹(特鸣谢书友 卓侃风云 的2张月票!)
第(3/3)页
希文,苏州吴县人,祖籍邠州。
范仲淹先祖为唐朝宰相范履冰,唐末时家族移居南下,仕吴越,其父为武宁军节度掌书记范墉。
范仲淹生于开熙三十年(九八九年)徐州节度掌书记官舍,其母为范墉之妻谢氏。
范墉因病卒于任所,其时范仲淹才1岁。
范墉为官清廉,家无积蓄,骤然离世后家中贫困无依,其妻谢氏为生计考虑,改嫁在吴县任职的淄州长山县人朱文翰。范仲淹因而改从其姓,取新名为朱说。
朱文瀚曾历经多次调任,幼时的范仲淹亦随继父多次辗转。他自幼好学,生活勤俭。
开熙五十二年(一零一一年),范仲淹因规劝二位异父兄长不要铺张浪费时遭对方以家世羞辱,才知道自己非朱文瀚亲生的身世,因而伤感不已,辞别母亲远游至金陵求学,师从当世大儒戚同文。
在金陵求学期间,范仲淹昼夜不息地苦读,他生活简朴,仅以咸菜与小米粥为食。
有断齑画粥之典故传世。
范仲淹曾在醴泉寺勤奋苦读,他生活清苦,每天用两升小米煮粥,待粥凝固后将粥一切为四,早晚各吃两块,在切几十根腌菜佐粥,就这样苦读了三年。
范仲淹继父的友人曾以精美的饭食相赠,但被范仲淹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为由拒绝。
有时候学习到深夜感到困倦,就用凉水洗脸使自己清醒。
范仲淹立志高远,在寒窗苦读时就常常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自语激励自己。
今年科举,范仲淹的考卷被诸考官评为一甲之列,柴宗训阅后,为范仲淹答卷中的爱国忧民之心所感动,御批为文科状元。
六月十二日午后,柴宗训在延福殿分别召见本届武、文科状元,狄青与范仲淹。
首先觐见的是皇长外孙、长公主之子狄青。
见礼后,柴宗训命赐坐狄青。
柴宗训大笑道:
“青儿果然不负朕望,就是朕期望的那个人!”
(本章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