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79章 中罗汴京和议(特鸣谢书友 专业看书
第(3/3)页
自会交付予贵国。”
约瑟夫无奈,然而东罗马当前兵败失地,能平息两国战事就是最好结果,此刻哪还能在乎这点细枝末节。
几天后的开熙六十二年二月十五日,代表大周帝国的礼部尚书薛映,与代表东罗马帝国的约瑟夫侯爵,在汴京皇宫前院礼宸殿签订了停战友好协议。
协议规定:
东罗马帝国从大周帝国藩属国绿衣大食撤军,从此欧罗巴、西亚一带四个大国互不动兵,永葆和平。
东罗马帝国赔偿大周帝国战争赔款六百万两银,分期三年支付。
两国罢兵停战,恢复友好通商。
后世又称“周罗汴京和议”。
此和议签订之后,欧罗巴、西亚等地维持了一百多年和平,直到周武宗在位时(一一二五年至一一五七年),东罗马帝国破解了火炮、火枪制造技术后,乃悍然撕毁和议,发动了两国之间的“二十年战争”。
约瑟夫在和议签订后的第五天,便向大周皇帝柴宗训辞行,启程回国。
柴宗训从进贡的东罗马二百名美女中挑选了三十名入后宫,余者皆赏赐给了前线立功将士。
狄青因战功,被柴宗训擢为万户,得赏二名东罗马美人。
开熙六十二年五月七日,汤启在河阳府教导了郭熙数月后,遣人送他入京觐见皇帝柴宗训。
柴宗训见有汤启的引荐信,当即于午后在养心殿召见了郭熙。
见礼后,柴宗训见郭熙一表人材,颇有道家出尘之气,不由和他聊起了作画之道。
郭熙道:
“陛下,我中华画祖据传乃是“嫘”,即敤首,相传是舜帝同父异母的妹妹,她的名字出现在《说文解字》中:“画嫘,舜妹也。画始于嫘,故曰:‘画嫘'。”
我中华作画,追求绘画的形式意味和个性表现,体现“书画同源”,笔的运用讲究意在笔先、意到笔不到。
追求诗的意境、空阔流动的意境,又与欧罗巴作画讲究“以画写实”不同。”
(本章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