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厦门港的洋人们_怒海覆清185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厦门港的洋人们

第(3/3)页

从沪上赶到了厦门。

  还有一艘是武装商船,也就是救了凯文等人的“猎犬号”。

  四艘船组成了一支临时联合舰队向石垣岛的方向开去。

  船上还有两百名英军、七八十名米国海军陆战队以及五十几名在厦门招募的雇佣兵。

  在徳迪的运作下,泉州官府还派了一名吏员与他们一起行动。

  是的,官府已经按照洋人的说法,认定董良等人犯了海盗罪。

  这名吏员过去就是要宣布他们的罪状的。

  而这个时候,董良还在八重山种田练兵。

  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火枪工坊监制燧发枪。

  手下的匠人都是董良临时挑选出来的。

  他必须要手把手教他们。

  匠人们遇到难题也要董良解决。

  董良前世就是技校的实践课老师,在教人手艺方面,他是专业的。

  更何况燧发枪这玩意儿并非是什么精密的东西。

  董良的小高炉虽然简易,但是它毕竟是一百多年后的技术,出产的钢材用来造滑膛枪还是可以的。

  现在他的产量已经能够达到每天二十杆。工人的数量也达到了一百多人,其中有五十几人是琉球人。

  这些琉球人胆子是小了一些,但是动手的能力都很强。

  这可能是大部分土著人的共同特点。

  他们没有先进的工具,因此锻炼出了出色的动手能力。

  自从俘虏了扶桑人的这队探查兵之后,董良更是加快了火枪生产的速度。

  现在已经有两个中队完全换上了燧发枪。

  分别是董兴福的火枪中队,还有彭能的那个长枪兵中队。

  训练的事情基本上不用董良操心。

  他默背出了前世的步兵训练操典,然后结合现在的燧发枪特性进行了修改。

  主要的训练内容就是射击和三人小组配合刺杀。

  董良要求手下的护卫队在刺杀的时候必须三人一组进行配合。

  两人负责格挡,另外一人进行刺杀。

  主攻手可以在三人之中任意切换,非常灵活。

  另外,董良还安排他们进入岛屿上的山林中进行适应性训练。

  尤其是西表岛上有很多红树林,有些地方是沼泽地,如果不熟悉的话很容易就能陷进去。

  董良找来经验老道的当地人来教护卫队员如何在岛上穿梭行进。

  不要看这两座岛,周长也就是几百公里,利用好的话,能够拖住几万敌人。

  而且任何敌人打到这里,补给都是他们的最大问题。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