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九七章 人口过剩论
第(2/3)页
海权。
因此董良的胆子才变大了,他将作战计划改为占领整个福建,如果还有余力的话,继续向两广进军。
按道理董良也可以去进攻浙江。浙江的富庶还要超过两广。
但是董良没有那么做,这是出于全局的考虑。
他认为复兴军的控制范围与太平军的控制区之间暂时应该保留一个缓冲区。
首先,这是为了避免双方接壤之后,相互之间的关系难以相处。一旦双方接壤,那么和平相处的可能性不大,到时候就要换成满清坐收渔翁之利了。
其次,这个缓冲区夹在护卫军与太平军之间,那么这个区域内的清军应该是处在弱势的地位,无法对华族造成太大的威胁。
最后,拿下两广对董良来说更为迫切,因为董良不希望洋人干预自己与满清之间的战争。那么两广,至少是广东就不能继续留在清军手中。
要不然,满清两广总督府随时可能与洋人缔结协约。
要是那样的话,列强就有了合法干涉华族内部问题的借口,而且有了两广官府的配合,他们的军事行动也有地方上的支撑。
这是董良无论如何都不想见到的。
董良要创立华族取代满清有两个基本的立足点,一是不能不让领土缩水,二是不能让人口锐减。
因此董良要先拿下福建、广东,而且他们已经控制了舟山群岛,很快还会控制崇明岛和海门。
这样就基本上将满清与洋人隔绝开来。列强就是想要干涉华族内部事务也不得门路。
很久以后,董良才发现他其实还是漏了一个方向,那就是北方。
……
长沙城中有一处不起眼的府邸上挂着湖南团练大使的牌子,牌子也不大,看起来毫不起眼。
但是在整个湖南,这里却是众多官员、文士的打卡圣地。
每天前来拜访的士绅官员络绎不绝。
曾国藩的身体不好,还患有眼疾,连人都看不清楚,但是他非常勤政,每天的事情都安排得满满的。
他与人商讨事情很少超过一柱香的时间。
在他看来,假如一柱香还商讨不好的事情,那么也就没有商量的余地,还不如自己决断。
但是今天,他却与一人聊了整个下午。
都已经到了饭点,他都没有让仆从送饭。
这非常少见,因为曾国藩的作息习惯非常的规律,很少会错过饭点。
家仆走到书房门前准备提醒老爷用餐,但是听到了里面的人依然在滔滔不绝地讲话,只能站在门外候着。
家仆的名字叫曾毅,跟随曾国藩多年,受到家主的熏陶,也颇有学问,要是去科举说不定也能考上。
只不过,一日为奴,众生为奴。
曾毅的心中却没有什么不忿的,因为他跟着的主子是个有本事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