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八章 文化融合_怒海覆清185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七八章 文化融合

第(2/3)页

华族。我给地方上的命令就是对他们一视同仁,愿意接受官府管理的,发给身份证明,按照华族人的通行办法建立生产队。”

  “元首,难道就没有土人会反抗吗?”

  要说没人反抗,彭玉麟是不相信的。

  华族再好,对这些人来说也是陌生的。

  “反抗自然是有的,不过这些人不是土人的普通百姓,而是原本的既得利益者,也就是原来的那些头人。他们有的是世袭,有的是靠着自己的武力上位,统领一个或者几个寨子。但是他们无一例外不是凌驾于普通土人之上的。他们的特权生活从哪里来?还不是靠剥削那些普通的土人百姓。这些人做蛀虫的时间太长了,已经不知道什么叫自食其力,这些人要坚决地打掉。打这些人同样也震慑了其他的人。”

  彭玉麟知道这就是恩威并施,区别对待。

  历朝历代使用的办法大都是拉拢那些头人,与这些头人一起去剥削土人的普通百姓。

  等到这些头人产生了野心之后,就立马将百姓头顶上的苦难说成是官府造成的。然后带着普通土人造反。

  而华族反其道而行之,他们拉拢那些普通的土人,而将那些站在众人头顶剥削的土人给打掉。

  这其实就相当于是抹除了那些参与到利益分配中的中间环节。

  华族的其实也是靠着百姓公阳的,但是一个国家要想掌握更多的资源就要将自己变成那个卫衣的剥削者。

  用一个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将剥削扁平化。这样才能将资源集中起来。集中力量干大事。

  “元首,属下明白了,那些种地的普通百姓才是华族的基本盘,是华族统治地方的基础。属下到了交州也可以借鉴其中的经验。”

  董良点头道:“雪琴能够举一反三,不枉我带你走了这趟。”

  接下来,董良深入工厂区,视察这里的生产情况。又在达爱华的陪同下去了矿区。

  矿区那边也自发形成了一座小镇。

  因为开采,山头变得斑驳起来,就像是头皮上长了癞子。

  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现在还没到考虑环保问题的时候。

  达爱华五十几岁,成熟稳重,虽然是东番岛上的土人出身,但是跟汉人看不出半点的区别。

  他的学识和讲话看起来都像是一个汉人。

  “达总长是我华族的老臣了,在东番岛、吕宋群岛都主政过,对于处理土人问题非常在行。”

  董良在向彭玉麟介绍达爱华。

  要不是董良介绍,彭玉麟还看不出达爱华是一个土人。还是东番岛上的土人。

  东番岛上的土人很多都被称为生番,与汉家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

  他笑着与达爱华打招呼:“真的看不出来,我一看达总长就觉得您是一位饱读之士。”

  “哈哈,这位是彭总长吧,久仰久仰,达某从小就读中原的圣贤书长大,自然与汉儿无异。其实汉夷之所以不同,完全是因为从小学到的知识不同。”

  “知识是内在的东西,但却会表现在人们的言行举止上,甚至会影响到人们的面相。”

  达爱华的这套理论,彭玉麟还是第一次听说,但是他觉得达爱华说的很有道理。

  “达总长说的没错,因此咱们要做好教化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