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八章 残酷的战场_怒海覆清185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八八章 残酷的战场

第(2/3)页

回十几里路了为何一个人都没有。”多隆阿手下一个名叫罗子顺的汉人赞画疑惑地说道。

  “兴许是咱们的动作太快了,海匪还没有来得及反应,现在天色已晚,海匪出于慎重起见,原地待命也是有可能的。”

  多隆阿说的不无道理。

  “轰轰轰……”的炮击声从河堤的方向传来,有清军的红衣大炮,也有护卫军的野战炮和迫击炮。

  胜保派出佯攻河堤的几万大军也发动了。

  清军一共动用了六七万大军,而黄河大堤上守卫的护卫军加上民兵和守备队还不到两万人。

  人数上悬殊很大,但是人数并不代表实力。

  江堤上的一处阵地,孟讯的小队已经归队,迫击炮打出去的燃烧弹将河道照亮。

  成群结队的清军大喊着向这边冲来。

  孟讯的小队位于一处突出的小阵地。

  护卫军的阵地设置并非是采用直线,而是交叉设置的。这样能够形成一定的侧翼火力。

  孟讯小队的阵地就是位于河堤的下方,因此比较靠前,如果敌人攻打到他们的阵地前面,他上方和两边的阵地都能够对其支援。

  而他们则会率先开枪吸引敌人来攻。

  如果敌人进攻其他地方的阵地,孟讯小队也能够从侧面进行支援。

  董良提出科学练兵的理念。统兵的能力不需要依赖将领的天赋。

  只要军官在军校认真学习,便可以将本领运用到未来的战争之中。

  比如说黄河堤坝上的阵地设置,陆军学校中就有专门的教授,军校还会组织推演。

  到了军队中,则会组织专门的对抗演习,检验其实用性。

  此时的军队大都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演习模式。

  护卫军这方面,可以说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军校、操典、演习是护卫军快速成长起来的三大法宝。

  要知道护卫军自成立到现在不到三年时间。

  正常的军队很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快速成长起来的。

  “轰轰轰……”江面上不时有迫击炮弹爆炸。

  火花一闪而过,照亮了昏暗的河床。

  护卫军中装备的火炮以迫击炮最多。

  尤其是发明了无烟火药之后,护卫军的兵工厂就将产能大都转移到迫击炮上。

  并非董良觉得迫击炮比火炮强。

  实际上两者之间的功能并不一样。只是护卫军现在的物资还不是十分充足。

  大量的钢铁厂都是新建,产能还没有发掘出来。

  而且华族实行的是先海军,后陆军的政策。

  大部分的上等钢材都拿去给海军造战舰和舰炮去了。

  另外满清治下的道路条件非常差。野战炮难以运输,倒是小巧的迫击炮能够任意随大军转移。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陆军目前对付满清,有迫击炮基本上就足够了,根本就不需要大量威力巨大的野战炮。

  在轰隆的炮声中,孟讯透过准星寻找着自己的目标。

  夜晚要瞄准目标非常难。

  但是敌人的进攻速度也因为黑夜而变得缓慢。

  清军士兵要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迈得缓慢。

  孟讯虽然看不清,但是只要瞄准影子就好了。

  王聘的枪法更好,一枪接着一枪地射击,似乎根本不需要瞄准。

  这个家伙射击完全凭借感觉就好了。

  “七个……八个……”王聘还很嚣张地将自己击倒的清军人数报出来。

  轰……

  背后传来一声地动山摇的声音。

  清军的红衣大炮打中了河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