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八章 闯关东_怒海覆清185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一八章 闯关东

第(2/3)页

建铁路、公路等现在交通设施,三是移民拓边。

  为此,董良必须要将整个华族的潜力都给发觉出来。

  五万万劳动力,还有各阶层数千年积累的财富就是华族的潜力。

  “良臣,过段时间我要离开一趟,你在北平坐阵,主要工作还是恢复经济。只要百姓的生活安定下来,社会就会稳定,那些反对势力就掀不起风浪。”

  董良已经在京城呆了将近两个月。他不可能一直留在这里。

  当初成立内阁,成立总司令部就是为了将自己从繁琐的工作中摘出来。

  他准备去一趟远东,没有别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自己对远东这块偏远土地的重视。

  这段时间,董良在北方的很多布局都已经展开。

  在山东西部,从曹州府到济南府,一条望不到边际的迁徙队伍正在缓缓移动。

  队伍中有推着独轮车的男子,独轮车的一边放着他们简单的家当,一边坐着一个光屁股的娃娃,前面是一个妇人,妇人拉着一根麻绳,头上带着一块青布头巾。汗水顺着妇人小麦色的脸颊流下来。

  麻绳的另外一端栓在独轮车上。

  “媳妇儿,前面是一个补给站,咱们到那里休息一下吧。给孩子整点吃的。”

  “好嘞,当家的。”妇人回过头,擦了一把汗,柔声应道。

  男人的名字叫王文浩,妻子叫赵阿珍,他们有一个三岁大的男娃。

  一家三口五天前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曹州府菏泽县侯家集。

  王文浩对这里没什么留恋的。他的父母因为不喜欢自己的妻子,因此分家的时候,文浩一家没有分到半分田。

  一家人全靠文浩给人做长工过活。

  因为生活拮据,两人生了一个孩子之后,都不敢再要孩子。

  后来官府南下征伐,很多田都荒了,王文浩也找不到什么事情做。

  一家人的生活更加的困难。

  后来王文浩被朝廷征为民夫,家中只剩下妻儿。

  那段时间王文浩一心想着逃回家,但是他听说有人逃回去之后,一家人都被官府定罪,只能打消这样的念头。

  最困难的时候,赵氏跟孩子差点要饿死。

  赵氏天天出去挖草根扒树皮才勉强活了下来。

  战争结束之后,华族接管这里,民夫都被放回家。

  到家之后,看到家里凄惨的模样,王文浩非常自责。

  这样的生活没有任何希望。

  好在现在护卫军接管了这里,开始救济百姓,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

  但是大家却没有等到分田的好消息。

  护卫军一接管曹州府之后便开始动员百姓迁移。

  这个时候李鸿章都还没有赶到济南上任。

  一开始官府只是动员大家自愿迁移。

  第一批移民离开了。王文浩选择留了下来。他听说华族是分田的。

  他还是想留在家乡。

  六月份,李鸿章上任山东副总长之后,治黄委员会成立,强制迁移正式开始。

  侯家集周围十几个村落,数千户百姓将全部迁移。

  这个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开始听到所有人都要离开家乡,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抵触。

  华族百姓那种乡情是其他民族很难理解的,这是刻印到骨子里执念,已寄成了华族文化的一部分。

  接下来,官府公布了待遇,迁移到关外的百姓,官府会解决沿途的食物消耗,到了地方之后,每家可以承包的土地是他们在关外的五倍。

  也就是说,你在关内可以分十亩田,到了关外就可以分一百亩。

  当然关外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