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三章 新望江楼_怒海覆清185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七三章 新望江楼

第(2/3)页

地。

  这些规划好的土地将拿出来拍卖,然后交给那些商人去开发。

  这是董良给当地设计的发展模式。官府出土地和规划,商人出钱,共同开发,谋求快速发展。

  什么事情都靠官府来做的话效率太低了。而华族基本上是一穷二白,唯一的依仗就是民间财富积累还算是雄厚。

  要想快速发展,就必须要将这些民间资本给利用好了。

  不仅仅是苏湖商会,还有很多人跟风到上海购买土地、商铺和房屋。

  上海的不动产价格一下子突飞猛进。

  南方的这些城市都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只要元首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能够大赚一笔。

  农历十一月中旬,董良回到了福州城。

  他这次出去的时间很长,大概有半年的时间。

  半年时间内,华族彻底推翻了满清,控制的土地扩大到了原来的三四倍。

  假如没有电报,管理这么广阔的土地,几乎是不可能的。

  华族的交通部有一支数万人的电报线架设队伍他们跟着军队的后面架设电报线。

  按照元首的指示,华族军队打到哪里,电报线就要架设到什么地方。

  电报线的电缆要用到大量的铜。之前这些铜大部分都要从国外进口。

  但是华族占领吕宋之后,在这里发现了大规模的铜矿。

  一下子将电缆的自给率提升到了百分之五十。现在华族的勘探队又传回了好消息,他们在漠北南部的戈壁滩上发现了一座巨大的铜矿。

  这里简直可以说是一座铜山,足足可以开采上百年。

  假如这座铜矿建设成功,那么华族将摆脱铜进口国的境地。

  虽然进入了冬季,福州的天气却谈不上冷,只能算是**。

  这样的天气反倒是比夏日里舒服一些。

  港口上的商船非常多,现在海上的风浪小,是贸易的旺季。

  不过福州港的商船都是华族自己的商船,这里并不对外开放。

  洋人的船只能到厦门港贸易。

  从福州到厦门这段距离就要由华族的商船负责。

  福州港口也停靠着一些大船,三四千吨的商船比比皆是。

  这些船有的是跑南洋航线,运送木材、矿产和稻米等物产。

  木材会送到船厂区的木材加工厂,或是加工成船用板材,或是加工成修建铁路用的枕木,或是加工成居民需要的各种家具。

  经过初选过的矿石则会直接送进冶炼工厂。

  马尾船厂区的工业门类是华族目前最为齐全的,十几万工人在船厂区上班,他们就像是工蚁一般,修建起华族的工业大厦。

  这样集中的工业模式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比如建造一艘船需要钢铁、木材、纺织各个行业,船厂区可以自行生产钢铁,生产船用板材、家具,生产帆索,这样就节省了运输的过程。

  城南新城的样子比董良离开的时候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里竟然建起一栋八层的楼房。

  这样的楼房以前的人是想都不敢想的。但是现在华族的钢筋混凝土工艺已经日渐成熟。水泥的产量爆发式地增长,几乎每一座县城都建起了自己的水泥厂。

  华族的官方更是开办了几十座大型的官方水泥厂。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