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一章 劳动模范_怒海覆清185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九一章 劳动模范

第(2/3)页

术,早就能够调到福州去了,听说现在评了不少的院士,可以享受爵位津贴,您难道就没有点想法?”

  年轻的电报员确实在为赖国安打抱不平。

  他们总觉得自己在偏远的地方工作,更加的辛苦,却又总是被人忽视。时间长了就产生一种心理不平衡。

  “小刘啊,你不能这样想。你要想我们几年前在同安啥都不是,要不是元首给了咱们学习的机会。咱们现在能做啥,要么种地,要么进城给人家打长工,又或者去船厂做工。哪怕是家境好些读过书的,运气好能够考上功名,想要做官那还得花钱。”

  小刘没话说了,人家赖工能够混到这样不正是因为人家好学,心思单纯吗?

  赖国安的家境并不好,他家当初也没有人在那四百勇士中。但是他的父母还是带着他们兄弟姐妹五人跟着护卫军的船出海了。

  这并非是因为信任,而是赖家在当地实在活不下去了。给人做佃农根本就无法养活那么多的孩子。

  那个时候赖国安已经十五岁了。

  到了岛上之后,赖国安加入了少年班跟着董良学习基础知识。

  后来华族俘虏了美国的电报工程师。董良专门挑选了十几个机灵且基础物理学的还可以的孩子跟着人家学习实践。

  赖国安就是那一批孩子。

  四年过去了,赖国安成为一个大小伙子。他也是华族电报业务的先驱。

  就像是当年种下的一颗种子,现在已经茁壮成长为小树苗。

  当然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赖国安一直记得董良的话,做研究要时刻保持谦逊的态度。

  科学没有尽头,奋斗没有终点。

  “还是赖工您的觉悟更高。这次回去一定要给我们带一个嫂子回来。”小刘呵呵坏笑道。

  这个时代的孩子都早熟,十九岁的赖国安在这个团队中已经算是大哥了。

  “呵呵,小刘,你这性格适合去做电话接线员,每天都能够说很多话。”赖国安拍了几下小刘的肩膀,然后揣上那份电报离开了电报房。

  通知上的时间非常紧,他要先去潜龙城管委会问问有没有回福州的公务船。

  还要回家去跟父母说一声。

  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现在种着生产队分给的土地。

  岛上温暖的气候,加上周围岛屿上开采的鸟粪肥,让这里的水稻可以一年种上三季。

  二老基本上没有清闲的时候。

  赖国安的两个弟弟还在读书,两人都在西表岛上的潜龙技术学堂。这是华族最早建造的专门培养技术人才的学校。

  学校出来的学生基本上都会分到华族的国营工厂或者是研究所去。

  华族现在基本上还处在人才短缺的状态。学校里的孩子也都非常争气,大家对学习机会非常珍惜。

  不好好学习的话,做农民和工人可都是非常辛苦的。

  华族可没有八小时工作制,也没有双休。工人在意的是工资是否能够养活家人,加班干活在大家看来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程叔正就是这样一名普通的工人,马尾造船厂木工车间的一名车工。

  他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将木头原料加工成固定的规格。

  千篇一律的工作,让他将手中的活计做得非常熟练。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