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三八章 商人的国格_怒海覆清185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三八章 商人的国格

第(2/3)页

水来了。

  南方各省的商人纷纷在南京城周围拿地建造产业。

  土地的价格被炒的飞起来。

  所以他们晋商以后就安心向北边发展。

  华族跟沙俄的战争终究要停下来,今后从华族的北方也可以去欧洲。

  这些晋商凑在一起制定了一个大计划,他们想要从山西修一条铁路去欧洲。

  这条铁路走太原北上经过漠北草原一路向西。

  商人自然是无利不起早的,晋商觉得有这条铁路存在,那么未来的晋商才不会衰落。

  这个时候的大商人眼光非常长远,他们不在意眼前的那点小钱,而是为子孙后代考虑。

  曾国藩毫不避讳地说道:“是的,他们就是为了那条支线铁路的股权。”

  周藤虎想了一下说道:“可以给他们股权,但是所有的铁路都要由华族交通部统一经营管理,这关系到国家安全,是底线,绝对不能突破。”

  曾国藩自然明白,交通乃是国之重器,不能假手于人。

  “这个肯定没问题的,我想他们也不会不知轻重。这些人不过是想要增加在北方的话语权罢了。另外,他们也比其他人更加看好北方经济的发展。”

  随着华族勘探队在四处活动。山西以及北边的归化城、鄂尔多斯、包头等漠南地区相继发现了大型煤矿,而且都是那种非常便于开采的露天矿。

  在北边的大漠戈壁之中甚至还发现一处大型铜矿。

  这些晋商现在就想着将铁路延伸到那里。

  他们算计得非常清楚,南方要发展工业,就要解决动力问题。煤炭肯定是他们不可或缺的。

  哪怕是以后发展了电力,也还需要煤炭。

  铜矿就更不用说了,制造机械,制造电缆都需要铜,现在华族每年还需要大量进口铜呢。

  经济中的话语权自然是要分给商人。董良与周藤虎商量过这个事情,要避免大型财阀出现,避免他们像门阀一般未来干预政治。

  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方面是国家要掌握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比如交通、电力、粮食、石化……。国有化的政策不能变。

  另一个方面就是要扶持更多的经济群体,让他们将精力都放在相互间的竞争上,让这些民间资本作为国家资本的补充。

  “曾公,华族对工商业的鼓励政策是不会变的,同时保护商人合法财产的政策也不会变,我们的政府从来不仇富。不过商人也要有家国情怀,要做有利于华族的事情。不要忘了自己的钱是在华族赚的。”周藤虎再次表态。

  他其实能够看出曾国藩是在帮晋商说话,山西有晋商在,对于当地的发展是有利的。这些商人有头脑,能够主动去探索更好的发展思路。

  “我也是这么跟他们讲的,咱们华族的文化传承就是这样的,商人不仅仅要有诚信,还要有家国情怀。”

  周藤虎与曾国藩在一些工作上交换了意见。

  至于扶桑的事情,曾国藩距离太远了,没有什么发言权。

  本来周藤虎还想继续北上去漠北看看。但是时间不允许。

  他要赶紧回去,中枢不能没有人坐镇,尤其是现在刚刚迁都。

  复兴号在南京城没停几天,再次启航,这次他直接向东,在东海之上追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