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三八章 英雄母亲_怒海覆清185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〇三八章 英雄母亲

第(2/3)页



  一些人总结出来了金矿的规则,似乎是那些寒冷地带的河流中最容易淘到金子。

  庙街一下子成为了淘金客们的集散中心,这里开办了好多生产淘金工具的工厂。

  从散户使用的简易工具到金矿公司使用的大型机械,这里都有的买。

  原本只有两万人的庙街,现在发展到了十几万人。

  其中大部分人都是为淘金客服务的。还有一部分人口是逗留在这里的淘金客。

  庙街的服务业也非常发达。

  一条街道走过去,其中有三分之一是餐馆旅社,还有三分之一是澡堂子。

  在这寒冷的北方,洗澡最好还是要到澡堂子里去。

  另外还有各种杂货铺子。卖干粮的饰品店,用帆布给淘金客制作那种结实工装的裁缝铺子也很多。

  淘金热带动了华族在北方极寒之地的人口发展。

  除此之外,华族每年还要向南美州输送将近十万劳工。

  其中五成是华族人,三成扶桑人和半岛人,还有两成是南洋人。

  这些人在秘鲁、智利等国的华族劳务派遣公司的组织下进入当地的矿山以及种植园工作。

  他们劳动的成果大部分还卖到华族。

  那些当地的庄园主和矿主则赚取去除工钱之后的利润。

  这收入比他们之前多多了。

  当地的政府也在受益。比如说秘鲁沿海的鸟粪矿开发规模就扩大了十倍。

  以前这些肥料只能卖到欧洲去,数量很少。

  现在华族则直接将这些产品给包圆了。

  华族的体量实在是太大了,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成熟市场。

  除此之外,每年还有数万流放犯被送到东华王国。

  整个东华王国简直成了华族的改造基地。

  这些罪犯到了东华却都成了宝。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技能。

  到了这里,他们发现自己可以过正常的生活,还是东华的高等人。

  因为又要到年中了,每年的年初是华族移民的高峰期。

  因此董良都会到户部去过问一下,移民的基本情况。

  在每年送出那么多移民的情况下,华族本土的人口还在呈现上涨的趋势。

  这是最让董良感到欣慰的。

  为了让这种势头更好。

  董良直接在南京城搞了一个英雄母亲授勋仪式。

  赵家英,一个徐州府的家庭主妇。今年三十四岁的她已经养育了十个孩子。

  她从结婚开始就几乎是在一直生孩子。

  而她竟然还是生产队中的劳动能手。她家的二十亩田几乎都是她在种。

  因为她的丈夫是个瓦匠,常年在外面干活,没时间照顾田地。

  这两年百姓的生活好了,很多人家建房子,赵家英的丈夫几乎不着家。不过赚取的工钱也不少。

  家里最大的孩子已经十六岁,老二是十五岁,老三、老四双胞胎十三岁,都已经能够帮着母亲做事情。

  她的孩子六七岁就能够生活自理。大一点的都要帮忙分担家务。

  当县里通知赵家英去参加表彰大会的时候,她还带着几个孩子在田里干活。

  一个从来没有出过镇子的农村妇女就这样怀着忐忑的心情坐上了前往南京城的火车。

  到了南京之后,有专门的女官来接待她。

  到了这里,她才知道有不少与她一样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