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五章 无线电报_怒海覆清185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一七五章 无线电报

第(1/3)页

  南京城玄武湖边上的幸福茶馆。

  在公园锻炼的人们完事儿之后都会到茶馆中喝一杯,同时找人聊聊天,吹吹牛。

  一个留着八字胡,戴着瓜帽,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的老者放下手中的报纸道:“华族的武运真的没的说。我华夏历朝历代,武运胜过今朝的一个都没有。只是现在东边也在打,南边也在打,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边上一个国字脸,看起来非常正派的老汉,抿了一口茶道:“老刘,你这是在夸朝廷,还是在损朝廷啊,我怎么听不明白呢。”

  这老学究一般的老人姓刘,年轻的时候中过秀才,太平军控制京城的时候被关在男营做账房先生。

  现在年纪大了,家中的几个儿子都在官府工作,他就成了一个闲散老人,每天喝喝茶、散散步,好不惬意。

  纵观古今中外,人们的生活越是舒适惬意,对政治的参与度就越高。

  所以历代王朝在治理百姓的时候,都会刻意地压制他们的收入。

  让大部分人只能不断地干活,人一直都处在吃不饱的状态下,才会渴望更多的食物。

  但是这样的社会也很难发展。所以华夏在大秦一统之后,经历了两干多年,但是所取得的发展也相当有限。

  百姓富足,教育普及,如此科技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

  就像是人类发明了农耕之后,才有人可以从繁重的采集食物劳动中脱离出来,这样他们才会有时间去思考一些与这种重复劳动无关的东西,于是才有了科技跟哲学这些东西。

  老刘一副自己什么都懂的模样,冷哼道:“华族不是言论自由吗?我就说一个客观事实,没有批评谁,咱也不用巴结谁。只是现在这形势看来,也许要有一场大战。大战既起,那么变数就很多了。”

  他跟周围一起喝茶的老汉说:“我建议大家回家去买点粮食屯着,这战乱一起,最先涨价的就是粮食。”

  国字脸的老汉道:“老刘,你不要危言耸听了,自我华族立国以来,粮价就一直处在低位。兰芳、安南那么多一年三熟的土地,生产的粮食还不够你吃的?买那么多的粮食放家里长霉吗?”

  随着两位老人的争执,茶馆中的气氛也变得热烈起来。

  便在这个时候一个伙计拿着最新的号外走来。

  “大胜啊!”

  “华族全歼大英帝国东方舰队!”

  茶馆中轰隆一声变得嘈杂起来。

  “这……这真的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啊。哈哈,我要回家去放炮仗。”一个老汉笑道。

  刚才还在争执的老刘和国字脸也跟着哈哈大笑。

  老刘道:“这样的好事儿,还喝什么茶啊,老子要回家浮一大白。”

  国字脸则附和道:“是啊,应该浮一大白。”

  两人已经完全忘记了刚才的争执,也没有了对战争的担忧。

  这个时候,突然有一人不合时宜地哭了起来:“呜呜呜……爹啊,官府为您报仇了啊。”

  原来这人的父亲是在壬演年,英军进攻南京城的时候被炸死在燕子矶。

  国仇家恨一直记在这位老汉的心中。

  这里的人,年纪普遍较大,当年英军的舰船在下关江面上耀武扬威的场景,很多人都有记忆。

  海战大胜的消息很快传遍整个华族。

  沙俄人知道这个消息竟然还是通过在华族西北的奸细。

  这个时候,英国人都还不知道消息呢。

  因为华族有完善的电报网,消息几乎可以同时传递给西北。

  沙俄人在伊犁河谷战败之后,还留下了一些奸细留在当地。

  这些奸细大部分都是当地的游牧部族。

  他们本就是当地的居民,华族收复这里之后对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