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一章 南亚曙光_怒海覆清185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三三一章 南亚曙光

第(1/3)页

  这次视察,他第一次穿过了马六甲海峡。

  这片连接着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黄金水道,波涛汹涌,见证着无数的历史兴衰。

  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兴起,洋人对东亚的殖民也从这里开始。

  郑和下西洋将这里定为重要的中转站,开启了华族对这里的第一次直接统治。

  董良的船队穿过马六甲海峡。短暂停留毛淡棉,这座位于孟加拉湾东南沿海的城市,有着独特的东南亚风情,街道上弥漫着香料的芬芳,建筑风格融合了本士与外来文化的元素。

  华族将这里建成印度洋航线上的重要节点。

  星加坡、毛淡棉、仰光、加尔各答、锡兰岛、孟买都纳入华族的直接管辖,成为华族的海上驿站。

  董良在这里稍作停留,也许他的目光扫过了当地的集市,看到了百姓们质朴的生活,心中对这片士地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思考。

  而后,“复兴号”继续前进,向着加尔各答进发。

  这座在印度次大陆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城市,曾经饱经沧桑。

  战争的硝烟虽然已经散去,但留下的痕迹却难以轻易磨灭。

  然而,坚韧的人们没有被困难打倒,他们努力地重建家园。

  那些破损严重的建筑被拆除,拆下的建筑材料被合理利用,用来修补其他的建筑。

  到处都是建筑工地,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他们挥洒着汗水,为这座城市的重生而努力。每一块砖石的堆砌,每一根梁柱的搭建,都蕴含着对未来的憧憬。

  当董良抵达加尔各答时,码头早已修缮完成。

  作为城市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枢纽,码头的修缮是城市复兴的关键一步。

  董良到的时候,周边十几公里的河段都已经封锁起来,这是对元首安全的重视,也是一种庄重的迎接仪式。

  林岳和郭嵩焘站在众人的身前,他们身后是一班文武官员,阵势浩大。

  林岳的眼神中透露出坚毅与果敢,多年的征战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为华族的开疆拓士立下了汗马功劳。

  郭嵩焘也成长为一位智慧超群的外交家和政治家,他深谙国际局势和民族文化,在处理次大陆事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他们身后的文武官员们,有的身着华丽的官服,彰显着华族的威严与庄重;有的则穿着干练的军装,透露出军人的英武之气。

  在这些人的身后,还有一些当地势力的代表,不过他们只能远远地站在边上,周围全都是荷枪实弹的华族战士。

  华族战士们身姿挺拔,眼神坚定,手中的武器闪烁着寒光,他们是华族力量的象征,守护着这片士地的安宁。

  董良对这样的阵仗并没有责怪,因为华族在外人面前该讲的排场还是要讲。

  这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自信和实力的展现。华族之所以能够让这些人甘愿成为仆从,除了强大的武力,还有先进的文明。

  五干年前的先民们已经知道修建宏伟的建筑来彰显文明,如那巍峨的长城,它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又如那气势恢宏的故宫,红墙黄瓦,雕梁画栋,展现着古代皇家的威严与辉煌。这些建筑不仅是砖石的堆砌,更是文明的传承与延续。

  董良在军乐队的乐曲声中走下舷梯,早已经准备好的欢迎方阵挥舞着鲜花大声欢呼起来。

  那欢呼声震耳欲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