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三四七章 东方三镇
第(2/3)页
来,掌握着水路交通优势的沙俄人,在军事战略上显然占据着一定的主动权。鄂毕河上游的新西伯利亚、巴尔瑙尔以及托木斯克,这三座城市都是沙俄重兵防守的军事要塞,城高墙厚,驻扎着大量的军队和先进的武器装备,随时都能够抽调大批兵马,顺着鄂毕河浩浩荡荡地顺流而下。
难道真的要在鄂毕河下游组织一场规模空前的大规模会战吗?通过那一条条纤细却承载着重要信息的电报线路,北线的作战情况以极快的速度传到了总司。
此时,董良正外出南巡,尚未归来。赵烈文接到军报后,眉头紧锁,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巨大的军事地图,久久未曾移开。那地图上的山川河流、城市据点,此刻在他眼中都仿佛是一场宏大棋局中的棋子,每一步都关乎着战争的胜负与国家的安危。
随后,他匆匆找来通信官,语气沉稳而坚定地吩咐道:“立即发电给西北的林文察将军。告知他,北线第九军已经成功拿下剑河西岸的关键据点,这或许可以成为一个绝佳的突破口,以此展开围城打援战术,进一步扩大北线的胜利成果,将战线顺利推进到西西伯利亚平原,从而对沙俄的乌拉尔山脉形成强大的威慑。询问他,是否能够在中线调集足够的兵力,牵制住沙俄三大要塞的兵力?军情十万火急,请他尽快回复。”
赵烈文在电报中,虽然用的全都是询问的语气,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西北战区的总指挥是林文察,欧宗安的第九军虽然负责北线战场,但依旧受到西北战区的辖制。在这场关乎全局的军事决策中,林文察的态度和意见至关重要,此事无论如何也绕不开他。
通信官刚刚转身离去,一名军官便带着一个穿着长衫的圆脸官员匆匆走了进来。赵烈文见状,赶忙收起脸上的严肃神情,换上一副热情的笑脸,快步迎了上去。
“左大人,您可算是来了!刚巧碰上一件极为棘手的事情,正需要您来帮着拿拿主意呢。”赵烈文像是一个晚辈一般,满脸恭敬地说道。
这位被称作左大人的,正是左季高。他回京之后暂时担任总司副总司令,也算是补上了康老八离开之后留下的空缺。
如今的华族中枢,军方正缺乏强有力的官员坐镇,以稳定军心、统筹全局。左季高出身总督,在西北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军事和政治经验,又曾担任过副总参谋长,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足以代替董良跟康老八,坐镇中枢,指挥各方。
“什么事情啊,惠甫,你就自己拿主意吧。实在不行,就直接上报给元首嘛。你也知道,我的休假可还没结束呢。”左季高嘴上虽然这么说着,但脸上却没有丝毫想要置身事外的意思。
他本就不是一个能够闲得住的人,回京这段时间,他如同一只勤劳的蜜蜂,四处奔波忙碌。工业区里,他仔细观察着各类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与工人们亲切交谈,了解生产中的问题和困难;研究院中,他虚心向科研人员请教各种前沿的科学技术和研究成果,对国家的科技发展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他在西北多年,一心扑在边疆事务上,却没想到后方在这几年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到了如此令人惊叹的程度。
这一回来,他甚至感觉自己都快要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与这个快速发展的世界脱节了。
“是西北的事情,您可是这方面的行家啊。欧宗安那里取得了一场胜利,他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