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战斗打响_重生:我的80年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章 战斗打响

第(3/3)页

利后留校任教,直到现在。

        这个年代高考独有的一种形式。

        哎,最没指望的俩,拿到了最好的复习资料。

        这个数据,自然只有李建昆知道,其他学生或神情凝重,或摩拳擦掌,眸子里似有火光,即将喷薄。

        但大家也不是傻子,起码看得出,早已越过一般男女同学的范畴。

        老魏有心了。

        1977年,官方数据,全国高考生570多万人,录取大学生27.3万,平均录取率4.8%。

        魏东平继续说:“本来按照学校的安排,选校选科的事,会放在初试之后,填报单已经发给我了。

        诶这!

        初试这个模式会持续很多年。

        如以2000万整数计算,实际平均录取率约1.4%。

        它来了!

        虽然不是正式高考。

        这一阵忙得昏天黑地,偶然听说一个消息,今儿上午正好没课,说什么也得去自己班上瞧一眼。

        有学生接茬,道:

        “徐庆有那家伙,现在人影都见不着,听说带着钟……”

        <div  class="contentadv">        这人顿住,小心翼翼看了眼李建昆,立马改口,“反正窝家里复习去了,哪管我们死活啊。”

        这段时间忙着广施教育,却忽视对自己班学生的照顾。

        好家伙!

        窗户上糊满报纸,前门后门紧闭,要不要搞得这么密不透风?

        他们这边好像还真是。

        黑脑壳:“……”

        但接下来一句,就让李建昆绷不住了。

        魏东平来到教室门口。

        “老魏是谁,我们班没这人。”

        走进教室,望着同学们发愤图强的模样,魏东平深感欣慰。

        此言一出,教室里一阵骚动。

        好个徐庆有,没藏着掖着,懂得分享,这思想觉悟,不愧是高干子弟。

        听说有人搞到一套很硬的复习资料,也不知道在哪搞的。

        一大拨。

        “谁有化学书,给我看看!”

        就这么一人。

        “在抄什么呢,我瞅瞅。”

        1977年的高考,否极泰来,一场绚烂的爆发,创下了这个国家“科举”史上的记录。

        早几个月前,还召开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科学大会,它不仅明确了科研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调子,更让无数老一辈学者,重拾做学问的信心,重获社会尊重。

        这就使得各省乃至各县市,在方式方法上,存在一定差异。

        懂,书留这里,我和山河随便呗。

        那就填吧。

        实际这年头填志愿的说法还未普及,上面文件指示的原话是:

        “自愿报名的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报几个学校和学科类别,让祖国进行挑选。”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