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鸽子市_重生:我的80年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9章 鸽子市

第(3/3)页



        慢不忧地离开燕园。

        来到五道口,包子铺捡俩狗不理大包子,问他哪来的票?

        淘换的呗。

        边啃,边打东头走去。

        这边有个小菜场。

        那家伙!神气到不行。

        啥时候开门全看心情,喏,今儿就大门紧闭。

        当然了,这跟五道口周边成片成片的菜地有关。

        普通蔬菜,家家不缺。

        菜场这边,但凡有点俏皮货才敢拿出来卖,否则压根没人光顾。

        它不开门,有人开。

        门前的好地段早被攻占,土路上横行霸道,占道经营,肆无忌惮。

        两溜摊位。

        只余中间一条逼仄过道,六亲不认的步伐还抻不开。

        这便是京城的一道特色——

        鸽子市。

        又称黑市,跟鬼市不同。

        所谓鬼市,从字面意思上即能理解,见不得光。

        往往摸黑开市,天光乍亮时,便好收摊了。

        卖的东西,这年头多不被允许。

        鸽子市规模更大,早饭之后,生意才正兴旺。

        喏,就当下这点。

        之所以叫鸽子市,自然以卖鸽子为主。

        尤其这年头,养鸽子风潮正浓,京城的大小院落,胡同街巷,哪哪都有养几盘鸽子的人家。

        BJ人管养鸽子,不叫养,叫盘!

        这就是盘它的由来。

        盘也是个量词,一盘鸽子为12只。

        在京城,常能看到这样一副画面:

        一盘鸽子飞在天上,与地上的红墙、古树、胡同和四合院,互相映衬。

        看着就特吉祥,特和谐。

        幸福安康的感觉。

        嗡嗡嗡地,能听到声儿。

        鸽哨发出的清脆悦耳声,与中轴线上钟鼓楼的报时声,交相呼应,共同奏响四九城的天空乐章。

        那叫一个美!

        鸽哨,可不是人含嘴里吹的哨子。

        绑鸽子尾巴上。

        所谓驭凤而吟。

        盘鸽子,最早起源于游手好闲的八旗子弟,那叫顽主。

        里头门道大有讲究,暂且不表。

        李建昆初来乍到,可没想过争什么好摊位,那是妥妥给地头蛇送菜。

        因而早起的意义不大。赶上早饭后的黄金时段就行。

        相中马路一头,一溜走到最末。

        在一位兜售木雕的老大爷旁边停下,废报纸上往马路牙子上一垫,一屁股坐下。

        小桌板搁腿上,往怀里一扽。

        从解放包里抽出一抹白布,抖开。

        在燕园薅来的几根小竹枝,搁白布后面四角撑起,拿颜料盒子压稳!

        一个70年代的简易易拉宝,这就制成。

        上书一行缤纷大字——

        “您想拥有一张彩色照片吗?”

        勾引味弥漫。

        坐等开张。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