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暂安小院_重生:我的80年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3章 暂安小院

第(3/3)页

子这事,在场的大妈大婶肯定都内行,您要觉得自家饺子包得好,不比街上那些卖得差,诶!这活就完全可以教给孩子嘛。

        要说原本孩子回来是件喜事,可喜罢之后,天天闲在家里,不挣钱不说,还得多一个人头开支。

        面对附近居民的询问,李建昆颇为讲究地解释了一番,也算打个广告。

        吃瓜群众细细瞅完后,个个眼神明亮,赞不绝口。

        “铺面也好,搁这儿支个小营生,安家在这里都没问题。”

        凑热闹嘛,国人天性。

        嘿!

        那谁不想?

        一位大娘两眼发光,她包饺子就特地道,逢吃过的都夸好,忙问:“小伙子,在这摆摊有啥限制没有?俩人一起行不?”

        “大爷,您这查户口呢。”

        铺面虽然都不大吧,但纵深可以,皆是里外两间的格局,后房能拿来住人或者囤货。

        院子建好,招商事宜就要进入流程,没有商户入驻,形成不了市场。

        这地界的官方称谓,就叫暂安处嘛。

        李建昆寻思,得给它取个名字,这很重要,总不能真叫商业小院,有个通俗易懂的名字,老百姓们才能口口相传。

        “其实也不难想嘛,我举个例子哈。

        有得扯!

        “大爷,钱不钱的,那是后话,我觉得吧,考虑这个太早。”

        那街道办的姑奶奶,第一个不能饶过他:

        李建昆,王山河,金彪和陈亚军,四人皆摸出香烟,四下散散,人逢喜事精神爽。

        “大家也看到了,铺位很有限。”

        住人的房子,不会建成这个格局。

        “另外,干活的人,我们也得先打个照面,谈不上审核吧,总要了解些情况,可不好把不法份子放进去。”

        托了不知多少人找工作,可这年头,哪怕是临时工都不好找,满城待业青年。

        门是这年头高院标配的铁栏杆大门,入门后,脚感立马不同,是一片平整的水泥地。

        李建昆笑容和熙,继续说道:“这不现在政策开放了吗,支持发展个体经济,大伙砸吧砸吧,看看家里的孩子,有没有个手艺,或者家里能不能帮衬着弄个啥小营生。

        李建昆打趣道:“这您就甭管了,反正好事一桩不是?街道办报备过的,大家放心。”

        提起这个,不少人打起精神。

        李建昆这话刚撂完,不少人拔腿便跑。

        说得就是!

        这地方,妥妥的金窝窝啊,错过这个村可没那个店。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