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平平无奇老奶奶_重生:我的80年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72章 平平无奇老奶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那就搞培训,拿剩下的材料练手,把新招的员工都培养到老员工的水准。”

        还有不少。

        对于设备,李建昆头疼的不是没东西用的问题,而是制造。

        业内称光刻机为“现代半导体制造的心脏”,EDA则是“芯片设计之母”。

        EDA,即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简称,说白了,就是电路板开发。

        芯片制造最开始的一个步骤,除了了解市场外,正是设计。

        显而易见,这个难题,李建昆解决了。

        尽管现在的华电IC设计中心的业务能力,距离顶级的EDA公司,如Synopsys、Cadence和西门子,还有很大的差距。

        但基础是齐备的。

        这就是为什么他当初要煞费苦心,拿下宝通IC设计中心的原因。

        3.人才。

        这一点上,华电公司还是很欠缺的。

        否则李建昆也不至于连流水线上的工人也要亲自过问培养。

        而在更高的层面上,人才更是无比匮乏。

        饶是特区华电研究院内,看起来似乎科研人员并不少了。

        但是,他们中真正从事过芯片产业的人,很少,比如光学部的负责人郁锋华,他以前可没研究过光刻机上的透镜,都是凭借基础,重新开始钻研。

        那种在芯片领域耕耘多年的专家级大拿,几乎没有。

        也就港城华电IC设计中心有三位重金供起来的“菩萨”。

        丁伦团队则忙着偷师……

        4.材料。

        如果说在人才上,华电公司当前没有那种格外牛掰的业界巨擘,但至少在常规层面上,还算有人可用的话。

        那么在原材料上,就真的是个鸭蛋。

        有些材料计划生产,然而,还没开始。

        有些材料即使想造,暂时也造不出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原材料,等于盖房没有砂石。

        否则,李建昆也不能坐视港城芯片工厂那边,停产歇业。

        想做大华电公司,打造芯片全产业链,他现在首当其冲要解决的,正是原材料的问题。

        叮铃铃!

        李建昆暂停和林新甲的聊天,随手薅起办公桌上的座机话筒。

        “喂?”

        听着听着,一抹喜色跃上他的脸颊。

        “行,行!周主任,万分感谢……明天到?……好好,我知道了……”

        林新甲一脸好奇,被人卡住脖子差点没闭气,这种时候有啥事儿能这么高兴?

        <div  class="contentadv">        啪!

        挂掉电话后,李建昆从老板椅上蹦起来:

        “新甲,让人把大奔洗一下,里里外外搞干净。”

        “干啥?”

        “明天去羊城机场接人。”

        “哦,让张贵去,还是……我去?”

        “我去。”

        林新甲:“?”

        他是熟悉老板的,并不怎么和政界的人来往,即使来往也不卑不亢,至于社会上,更没什么人能值得他亲自跑去百公里外迎接。

        谁能有这么大排面?

        ……

        ……

        翌日,羊城白云机场。

        一辆黑色大奔,两辆同色的皇冠轿车,停在机场广场一侧的马路牙子旁边,格外吸睛。

        以至于附近的人,明显比其他地方更多。

        由于三辆车都是锁的,车上没人,不乏胆大的小年轻凑上前摸一把,仅仅是这样,都激动到不行。

        此时倘若有人身上带部相机。

        能挣老鼻子钱了。

        至于原本车上的人,这会儿都候在航站楼内的接机口前方。

        以李建昆为首,后面有林新甲、富贵兄弟,以及特区华电研究院的几位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

        “林总,到底接谁啊?”张贵小声打听。

        “说是位砥柱式人物。”

        张贵听罢,下意识整了整衣服。

        从首都飞来的国航航班,一刻钟前抵达,出站口陆续有人走出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