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最难”的消息_重生:我的80年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76章 “最难”的消息

第(2/3)页

出现在这样一副局面——

        “达不到这一点,谈什么上向国际,成为行业佼佼者。”

        “公司在封装材料上的自产率,能达到多少?”李建昆左右打量,看似随口问道。

        麻华昌不敢与其对视,弓着身,分析不出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只能实话实说:

        “这个……”麻华昌挠挠头说,“全世界的芯片在不断地更新迭代,我们……”

        大概只有用天才才能形容。

        这支由十多人组成的队伍,也同时停下来。

        原宝通公司的芯片封装业务,就是包工给他们的,所以很早之前他就知道这家公司。

        令人窒息的数字。

        “研发部的人还是有信心的,只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

        吴博龙让开身形,示意麻华昌凑近汇报,这个问题显然不是三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没白收购啊,李建昆喜色不露于形。

        麻华昌暗吁口气,这个目标倒是还算现实。

        李建昆微微颔首。

        听口气,致力光电是有能力实现主流芯片封装材料的全部自有化的。

        这无疑是个不错的消息。

        解决了芯片后端封装的问题。

        尽管封装材料,在整个芯片制造工艺流程之中,算不上核心材料。

        ……

        ……

        这些天,李建昆不是在视察公司,就是在去视察公司的路上。

        大把钞票撒出去,作用自然有。

        他几乎拿下了全港、涉及芯片领域的所有公司——如果有类似重复,则选择实力更强的进行收购。

        这类技术型公司,过去基本掌握在英资财团手中。

        而各家公司手上,又或多或少有几样吃饭的本领。

        比如他今天来到的这家“同辉胶卷”公司。

        <div  class="contentadv">        同辉胶卷创建于五十年代,以往主要生产制造各类相机胶卷和录像带,七十年代与时俱进,开创了一个全新部门——膜版部。

        研发制造光掩膜版。

        这玩意儿,是芯片制造的核心材料之一!

        正常情况下,制造芯片的第一步是光刻,也就是把电路图印到晶圆上。

        光刻之前,则需要准备掩膜版,就是根据事先设计好的电路图做成光罩。光罩类似于底片,光刻机的特殊光源通过光罩之后,再通过光刻胶,便能把电路图印在晶圆上。

        收购同辉胶卷公司,李建昆只为膜版部一个部门。

        当然了,如果没有这个部门,单从赚钱的角度讲,这家公司也是可以买的。

        大陆市场现在对彩色胶卷这种新鲜事物,需求量非常大,而这家公司在这方面,技术相当扎实,否则也生不出研发光掩膜版的信心。

        现在,李建昆穿着白大褂,身在一间纯白色的实验室里。

        戴同色手套的手上,拿着一只镊子,尖头上夹着一枚指甲盖大小的胶片类物品。

        这就是一片光掩膜版。

        看起来平平无奇,和普通胶片无异。

        但是制造难度相当之高。

        李建昆重生回来前的二零二零年代,全球光掩膜版市场,仍有七成以上的市场份额,掌握在美日韩企业手中。

        有这份技术在手,再加上光刻机,芯片制造的第一步工艺流程,算是完成一半了——

        还缺个光刻胶。

        不过,现在有个问题……

        “同辉制造光掩膜版的水平,能达到二档吗?”他侧头问,旁边候着七八个白大褂。

        近处一人,讪讪一笑,在这位面前自然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