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抵达小日子_重生:我的80年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82章 抵达小日子

第(3/3)页



        孙经理狂抹脑门。

        冉姿瞥了一眼美都子,眸子里有抹不加掩饰的厌恶。

        ……

        ……

        一辆丰田商务车行驶在马路上。

        后面还跟着一辆。

        只是一白一黑。

        李建昆透过车窗,静静打量着这座城市。

        这个国家的首都。

        东京的城市建设,未必比同属于亚洲四小龙的港城更好,但确实要更加繁华。

        在一九八五年,京东街头已经出现巨大的LCD彩色显示屏,布置在大厦墙面上,循环播放着一些时髦的广告。

        不算宽阔的马路上,车流头尾相连,前面一盏红绿灯切换两次,他们这辆车还没过去。

        人形道上行人如织,多半步履匆忙,快节奏的生活在这儿,已不知上演多久。

        这些人大多会消失在街道某一处的、一座顶棚式建筑里。

        那是地铁站。

        这座城市的地下交通设施,已经四通八达。

        必须得承认的是,八十年代的小日子,经济如日中天,引人羡慕。

        不乏胆战心惊者。

        要知道,自一九七六年到现在,将近十年时间里,日美的贸易逆差翻了十倍多,如今,小日子对漂亮国的年贸易顺差,已高达六百亿美元。

        《广场协议》再不出来,小日子嚷嚷的要买下漂亮国,从财力的雄厚程度上来讲,还真不是痴人说梦。

        事实上,在这之前,双方也不是没角力过。

        但都没能阻止小日子高速发展的经济。

        小日子的经济为什么这么好呢?

        这就谈到了李建昆此行的终极目的。

        高科技产业。

        二战以后,小日子开始寻求经济复苏,当时定下了“贸易立国”的国策,即大力发展出口贸易,同时限制进口贸易。

        起初小日子也是进行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轻工业生产,比如服装、玩具等。

        但这个国家野心勃勃,懂的人都懂。

        在攒下一些底蕴后,他们开始大力投入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尤其是在半导体电子领域。

        迄今已有几十年。

        在一九八零年,小日子在半导体行业的良品率,就已经超过漂亮国。

        如今小日子的产品,全世界的人都在买买买。

        不富才怪。

        《广场协议》能凑效的原因,是因为它不再局限于压制一个高科技产业,而是从宏观层面出发,直指本质——钱。

        靠着做出口生意,小日子赚得盆满钵满。

        如果……小日子的商品不再紧俏了呢?

        日元升值。

        从汇率上着手。

        日元一旦大幅升值,小日子再想出口商品,竞争力将大大降低。

        这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小日子的经济从此由实转虚,最后泡沫太大,砰!

        由此造成小日子“失去的三十年”。

        李建昆的思绪之所以延伸至此,是因为他心里在盘算,怎么“买下日苯”。

        他得在小日子这边赚钱,赚很多很多钱。

        再通过海量的财富,把触角蔓延到这片土地的四面八方。

        到那时,他不信得不到想要的技术。

        《广场协议》制造出来的汇率巨变,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他在脑子里的小本本上记下来。

        在这之前,他还要妥善布局一番,在这里打下一片根基。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