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曾经的故事(求订阅)_美利坚纵享人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曾经的故事(求订阅)

第(2/3)页

起他们。”

  杨橙静静的看着他没说话,自己也点了一根,吞云吐雾起来。

  “我当年和远山一起来到美国,但他不知道,我在船上还认识了一个人,这个人当时身无分文,眼瞅着就快饿死了,我随手给了他半块黑面包,本想着让他做个饱死鬼,谁想到他居然挺过来了。

  我没想到他命这么大,他有一天找到我,问我到了美国以后有什么打算,我能有什么打算?走一步看一步呗。

  那人就跟我说,要不跟他混吧,但他身份比较敏感,让我保密。

  我当时也是为了活着,哪管他身份的事情,能让我挣钱就行。

  然后我就听了他的话,什么都没跟远山讲,上了岸后没多久,就找个理由跟他分开了。”

  杨橙插嘴问,“那人是hei帮的?”

  李全福笑了一声,很干脆的承认,“对,但你别被那些文学作品的渲染和网络传说的盛行,把北美的华人hei帮神话了,有些你听过的名字确实存在,但也没有电视电影中那么牛逼。

  这些进入地下世界的人,多半只是为了挣一口饭吃,当然,我们那个年代是这样,后来这批小崽子有点无恶不作了,跟我们不是一路人~”

  听到李全福痛骂他的后辈,杨橙不禁笑了出来,他对美国华人hei帮的历史了解的不算少,毕竟司徒家跟他们家可是世交,从小可没少听老一辈人说起地下世界的事情。

  非要算的话,可以把华人hei帮分为老中青三代,“老字号”的始于19世纪40-50年代,当时在美国的旧金山、檀香山,加拿大的新西敏、维多利亚等地开始形成华人社区,由于遭受主流社会歧视,这些华人社区纷纷组织堂口实施自我保护,并将Z国秘密社会的一套带了过来。

  这类堂口式组织的特点是半地下半公开,“半黑半白”,一般都会合法注册,公开活动,但多少都带有秘密社团色彩,多数时候是互助组织,有时候也会从事一些诸如欺行霸市、争夺地盘,甚至走si、贩du、包du包chang等不法行为。

  这些“老字号”大多系“合字”,即源自清初的三he会系统,一般叫“某某堂”或“某某公所”。

  这类“老字号”树大根深,在“老侨”中有相当地位,且由于其中许多堂口(如著名的致gong堂等)在历次Z国革命中都“站对了队”,也的确做出了很多贡献,死了很多人,付出了极大的财力,进入新时代后逐渐转型,以“白道”为主,成为更具社团和互助组织特色的实体。

  这些“老字号”如今在北美华人社区仍然普遍存在,且hei帮色彩越来越淡,但他们如今在华人、尤其新华人中影响力正消退,这是因为新华人习惯于与其它族裔混居且语言、学历等普遍较好,不太需要“老字号”的帮助,也不愿株守唐人街等“老字号”的传统势力范围,甚至许多“老字号”堂口“老大”的子侄都不太愿意子承父业,因此不少“老字号”面临后继乏人的尴尬。

  “中字号”形成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