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改革的难度(求月票)
第(2/3)页
。
Z国之所以会形成导演中心制,是因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的电影市场是以统购统销的形式存在的,各地方和军事单位的制片厂按照配额生产,由中影统一发行,各地省市级发行公司配合落地工作。
直到1993年《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颁布之后,这种模式才被打破。
那么在只管拍不用管卖,市场完全由行政主导的年代,制作单位根本不需要制片人,只需要管钱的制片主任就好了。
同时因为是配额生产,名额到人,所以管钱的制片主任服务于导演,说是以艺术为中心,其实难免会变成行政垄断在具体事务上的翻版。
在体制结构调整之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国产电影的产量和覆盖并没有马上提高,每年上映的数量只有几十部,影院所能覆盖的城市也很少,对于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这样的产量和消费跟零有什么区别?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电影市场一直到近几年,因为商业地产的飞速发展和宏观zheng策的调整,才逐渐变得更趋向于市场化,而且只是趋向于。
行政调控的密度相对其他行业,仍然偏高,一些主要环节的行政垄断仍然是存在的,只是普通观众不知道而已,也就是说电影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内生制度的成熟还需要时间,所以,短期内,Z国人很难看到“编剧中心制”的诞生了。
话说历史遗留真是个好词儿,什么问题都可以用上。
但造成改革困难的因素,客观一点来说有两点:一个是不太好一下子放开,出了乱子谁也担不起,另一个原因是上个世纪的法兰克福学派在国内的盛行,哦对了,这个学派的后代叫伯明翰学派。
虽然这俩落后的思维都被淘汰了,但是在国内的大众传播领域,这两个学派的很多理论仍然被管理者奉为要旨,也就是说,管理者的思想是极其禁锢的。
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