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九章 “咱们一伙”(一)_美利坚纵享人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七十九章 “咱们一伙”(一)

第(2/3)页

家下死手,也是在向wasp方面表忠心,你们应该知道wasp吧?”

  杨橙多余问,杨森和罗振华怎么可能不知道wasp的存在,这么一解释就通了。

  wasp就是反犹的先锋,这也是唯一能跟华尔街犹太财团相抗衡的势力。

  杨森二人默然不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可能是对华人处境的悲哀?

  其实华人和当初犹太人的境况很相似,想当初犹太人在美国一开始也是很困难的。

  在美国建国初期,一些在欧洲受到排挤的犹太人来到北美大陆讨生活,不过人数很少,基本上是从西班牙和葡萄牙来的犹太人,他们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也根本不懂得做生意是什么东东。

  直到进入18世纪,美国来了不少德国的犹太难民,同样都没什么钱,但他们毕竟在德国也过过好日子,脑子相对活络,想尽各种办法赚钱维持生活,就跟Z国的wen州人一样,先是走街串巷,做小买卖,后来攒了点钱,开了些杂货铺裁缝铺,搞点纺织品衣服之类的,犹太人很重视对后代的教育,同样不忘记对自身的提高,这也就导致犹太人的整体文化水平提高,发展自然也就比较快。

  犹太人其实并不比Z国人聪明,但是他们先是通过宗教,后来通过经济利益和文化,构建了一种网络化的社会结构,这使得他们虽然也内斗,但总的来说还是可以互相帮助,他们深深的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力量再强大也不可能打得过100个人,反犹势力对他们的迫害,在某种程度上反而使得他们更加抱团。

  类似的这种互助精神在Z国,恐怕也只有wen州人、潮shan人可以比拟。

  后来东欧排犹,又有不少东欧犹太人跑到美国,虽然这些东欧犹太人跟早到的那些犹太移民不论语言、相貌甚至教义都差别很大,但老犹太移民依然自发出钱出力来安顿他们,做小买卖的德国犹太移民就雇佣东欧的犹太难民,算是帮他们找碗饭吃,当时这么一帮小业主小伙计给人家WASP提鞋都不够格。

  这样的情形跟当初第一批华人移民多么相似,社会地位的低下,只能让这些华人发挥吃苦耐劳的精神,在美国的社会底层徘徊,向上的通道几乎被封死。

  而犹太人的运气稍好,一些小贩、小店主打起了自己人的主意,转型开了银行,如果现在谁说要开银行,听起来觉得不可思议,不过那时候银行门槛很低,亲戚朋友凑些钱就可以开,比Z国人凑钱去炒房地产、搞小水电、小煤窑还容易。

  当时很多所谓银行就都在银行家的背包里,跟现在的皮包公司差不多,当时贩棉花的雷曼兄弟毅然从南方搬到纽约开了银行,而卖服装勒伯和高盛出于惧怕赶时髦的老婆,也被迫搬到纽约开起了银行,怕老婆怕出两个银行世家,这也算是金融界的一段佳话了。

  当然,在初期他们银行的主要客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