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郭得刚还要过来看小孙女!_娱乐:德云少班主?抱歉,不干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5章 郭得刚还要过来看小孙女!

第(2/3)页

犯了大难。

    看着小孟他们如鱼得水,非常羡慕,想跟着投奔。

    不为别的,只为一块儿干活,找回来当年一起为德芸社奔的感觉。

    汇林社那边不就是这样?

    还有就是待遇问题。

    德芸社很不错了,架不住往后真是郭汾杨接班,他接班以后的待遇指不定怎么样,尽管那是十年后的事情,但真等那时候,自己再做决定就晚了。

    所以最近拿着手机,很婉转地和父母商量。

    不再是过去的愣头青,一点不说地跟人跑,害得所有人担心。

    说出来,当父母的黑着脸不愿意。

    就算以后德芸社彻底倒闭了,他都不能离开。

    没别的,当初是郭老师救了他们,教孩子不少本事,再让他到今天这局面,所以得知道感恩。

    怎么都不能离开。

    这个回答让烧饼没脸再说一句话,是啊,怎么样都不能离开德芸社,哪怕未来郭汾杨把德芸社干倒闭都不能离开,因为他们云字科的几乎没有哪一个不感谢师父。

    岳哥、栾哥、陶阳、三哥都是如此,哪怕张芸雷同样,没有师父便没有今天。

    只能打消这个念头。

    但咬咬牙,定下了一定心思,那就是等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硬着头皮都要走。

    尤其师父如果打算退休,百分百离开。

    德芸社就靠师父支撑,没师父必定完。

    哪怕郭汾杨以后来了运气有出息,但能比得了他们的少班主?

    演戏方面先不说,就随便一首歌,他都比不了,源源不断的人气和收入。

    版权费有时候都能吃一辈子。

    所以先等着看两边社团具体怎么发展,他再考虑。

    而发展,汇林社这一次巡演成功便打响了名头。

    只因为德芸社的成功从来没人超越,尤其海外巡演上,如今有了自然各种关注度来临。    

    在结束的那一刻,便已经有不少主办方来找过他们,商量来年的海外演出。

    只因为效果好,场场爆满,已经不弱于德芸社,甚至还要强于德芸社。

    毕竟德芸社没于迁了,汇林社却有于迁,时不时一露面,更多人买账。

    弄得郭启林都有心弄海外分社,这样到时候海外业务才好分配,有人交涉,但那不可能,现在他的人员在国内都安排不过来。

    抽什么人去那边忙活。

    但要什么来什么,回国的时候,郭启林接到不少过来投奔的演员。

    不光天精,其他城市的也有,并且随身带着老前辈的介绍信,介绍过来说相声。

    甚至还有的专门坐车过来和于迁以及他聊天,为让自己的后辈过来锻炼,说是锻炼,其实也是加入。

    一时间,汇林社在燕京宾客爆棚。

    隔三岔五便来人。

    这种事情不可能不曝光出来,一曝光仿佛当年刚刚崛起的德芸社。

    按理来说老先生不傻,怎么让徒弟去汇林社,去德芸社那里才对,那里算是老牌的社团,热度大。

    架不住徒弟身为年轻人更多知道消息,德芸社于迁都退休,显然不怎么样了,汇林社才拥有着无限未来。

    外加有些和德芸社的确不对付。

    于是在经过一系列的见面和加入后,汇林社的人员来到了七十三人。

    “没想到一个海外演出竟然影响这么大,短短时间就增加了这么多位能耐不错的演员。”

    郭启林坐在师父家聊天,他们才刚从海外回来没有几天,结果忙得不行。

    于迁明白为什么,当年经历过,现在无非在复制,“都是见到潜力才过来的,还有就是德芸社闹的风波不小,口碑远不如以前,现在看来海外分社,咱们都不是不可能,等多捧起来几个,便能开始交接更多业务。”

    “海外分社?算了吧。”

    郭启林没敢想,只因为看似人越来越多,却要一点点摸清楚他们的性格好坏。

    得培养出一批可靠的人出来才行。

    要不可靠,就像高老师那一位徒弟,直接背刺可就有点闹笑话。

    而怎么培养信任可靠的演员,就是用师徒的办法。

    不管其他人再怎么走,云字科算是没一位,因为按程度来说云字科才是他郭得刚的徒弟。

    鹤字科哪怕来得最早的几位,他们也基本是靠着漕运京来教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