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_盛唐血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六四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第(2/3)页

本论》所说的那样,资本家为了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可以冒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就敢践踏人间任何法律。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他们就敢冒着上绞首架的危险。

  可是现在,粮食六七十倍利润的刺激下,众商贾完全不顾及世族门阀的警告,他们闻风而动,拼命将粮食从安西向关中运输。

  随着一火车一火车的满载粮食运输到长安城安化坊的火车站,关中粮食价格随既暴跌。

  对于粮食价格的暴跌,关中百姓是举双手赞成的,毕竟谁也不知道来年的粮食收成如何,反正粮食价格低,也可以趁机收购一些存起来。

  关中的粮商们,其实也是关陇贵族以及天下世族门阀,只有他们才会拥有着无数的土地,以及大量的粮食,随着粮食价格暴跌,他们也开始急了。

  眼看今天雨水充足,丰收是必然的,他们积压的粮食已经够多了,如果让安西粮食占据了关中粮食市场,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死路一条。

  最关键的时刻,一个巨大的消息传来。安东大将军,安东都护府大都护李世绩历经三个月的血战,攻克平壤城,擒获高建武以及王公贵族一千六百余人,高句丽举国献降。

  李世绩按照陈应之前的提议,设立了安东都护府四镇,直接将高句丽并入大唐。

  这个震荡还没有让关中百姓缓过神来,结果另外一个如同海啸般的消息再次传来,松赞干布在那木错山下率领五万余进行宣誓反唐。

  结果,由于众叛军吼叫声太大,引起了雪崩,五万余名叛军,不费大唐一兵一卒,全部活埋在那木错山山下,被唐军士兵费时一月有余,终于挖出来了,不过全部变成了冰雕。

  随着天气变暖,为了防止李建成震怒,安西都护府的士兵们,只要把松赞干布制作成腊肉,运回长安。

  至于对关中粮商们最致命一击的还是拔灼麾下三万余军队进攻阴山,准备沿着阴山小道抵达关中寇边。

  原本在大唐籍籍无名的江夏王李道宗,率领三万唐军士兵,在阴山设伏,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拔灼麾下七万叛军,五万余人阵亡,一万余人投降,至于其他一万余人马去了哪里?

  正应了那句话,尘归尘,土归土,他们像春泥一样,呵护着阴山草原的小草。

  雪上加霜的是,朝廷在这个时候,公布了一个致命消息。原来新设立的审计司主事,是一个老眼昏花的老官员,因为在统计的时候看错了数字,漏算了长平仓的六百万石粮食。

  朝廷对于这等玩忽职守的官员,要坚决处理,绝对不姑息,这名官员被革职查办,就连比部郎中许敬宗也因为统计错误,罚铜五百斤。

  五百斤铜钱听上去不少,事实上真没有多少。一贯钱大约七斤左右,那么五百斤也就是七十多贯,恐怕长安城北里一个上等的妓女,出场费都不止这个价。

  粮食价格暴跌,老百姓反而观望起来,他们希望买到更廉价的粮食。关中百姓算是虚惊一场,除了尽量腾出余钱多买粮食之外,也没有说什么了。关中粮商……不,准确的说是关中世族门阀同样也没说什么,他们都在吐血不止,哪里还说得出话来!

  这次粮乱风潮只持续了短短两个月,却让关中世族门阀和粮商们损失了超过两千万贯钱粮,老百姓固然对那疯狂的粮价心有余悸,在囤积居奇中亏掉了裤子的富商则放声哀嚎,现在轮到他们想说理都找不着地了。

  渭水河畔,时不时可以看到有几个穿着凌罗绸缎,衣冠楚楚的富翁在河畔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看到滔滔河水,眼睛一闭,直接跳进去。

  他们都疯了!

  没法不疯,在持续两个月的粮乱风潮中,他们这些一贯习惯了发国难财,赚黑心钱的家伙先是一夜暴富,接着财富又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还倒欠了一屁股的债,妻离子散,倾家荡产,这些爱财如命的家伙哪里承受得起这样的打击!

  当得知自己彻头彻尾就是局中的鱼儿,特别是他们在第二个月,疯狂收购的粮食的时候,价格都在六七贯,最后粮食价格回落到了每斗十五文。

  一石粮食净亏六七贯,他们不吐血才是怪事,很多黑心粮商和炒股票的家伙当即就疯了,穿着那身华丽的衣裳招摇过市,大哭大闹,投河的投河,上吊的上吊,一时间家破人亡的悲剧频频发生,那些风光猗旎的渭水河里不时漂来几具尸体,河边的树上又有一两具尸体跟被挂在屋檐下的松鸡似的晃来晃去,凭添了几分惊悚气氛!

  “扑通……”

  又有人跳进了河里,可是位于渭水河里那艘乌篷船中,坐在甲板上的人连头也不抬。

  郭洛推了推身边的周青道:“今天几个了?”

  “不多,才三十一个!”

  周青朝着那名落在河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