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应由自己书写(封神)_洪荒观影:从魔童降世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命运应由自己书写(封神)

第(3/3)页

道」的种芽。

案头《封神余卷》自行翻开,「张道陵」「葛洪」等名字竟已隐隐浮现——这是天道为应对变局,提前降下的应劫之人。

次日紫霄宫讲道,鸿钧忽然问及人间教化。

元始取出一卷《洞天福地志》,只见东土大地上,泰山府君、碧霞元君等神道体系已初现雏形,与佛门的「天龙八部」、人间的「孔庙」形成三足鼎立。

通天教主适时呈上《万仙朝宗录》,截教所创的「巫道」「方仙道」正深入民间,与玉虚宫的「丹道」「经教」互为补充。

准提道人忽然开口:“道兄既护东土,我西方教便只问有缘。”

言罢拂袖洒下万千莲花,却在触及玉虚宫「忠孝节义」的香火时,竟化作朵朵金菊——这是东土文脉对佛法的自然转化。

鸿钧见状抚掌而笑:“善哉,三教原本同源,今日方见分流合流之妙。”

元始低头看掌心,前世那几位入释的弟子气运已悄然改变:文殊广法天尊的命盘里多了「智圣」星芒,普贤真人则与「德圣」气运相连,慈航普渡更是化作「女娲补天后脉」的守护者。

而那本该成为「燃灯古佛」的道人,此刻正坐在玉虚宫后殿,与南极仙翁探讨「先天一气化三清」的妙理。

封神大劫渐近尾声时,元始忽命姜子牙在封神台侧立下「寒门登仙碑」。

但凡人间忠孝节义之士,死后皆可凭此碑魂归天庭,不必再经西方「轮回」之道。

此碑一出,人间城隍庙、土地祠香火大盛,道门根基竟比前世深厚数倍。

鸿钧最后一次驾临紫霄宫时,望着天道长河中翻涌的三教气运,忽然对元始笑道:“你改了封神,却改不了因果。”

元始叩首答:“弟子不敢改因果,只愿在‘劫’中种‘缘’。”

道祖颔首,袖中飞出十二颗「无量道种」,正是元始前世痛失的十二金仙道果所化:“便让这些‘缘’,在人间结出‘万教同春’的果吧。”

风起紫霄,元始望着东土大地上新升起的「太学」「书院」,忽然明白——所谓逆天改命,从来不是强行扭转天道,而是在劫数中种下善因。

当后世之人在孔庙拜祭时念诵《道德经》,在佛寺祈福时佩戴玉佩,便是他这场「封神变局」最好的注脚。

袖中「封神余卷」终于写满,最后一页却是空白。

元始微笑拂袖,将笔交给人间——往后的道统兴衰,便由这芸芸众生,自己书写吧。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