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败家子啊_带着系统回北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章 败家子啊

第(3/3)页

万买下改编权,价格是依照他们的老书人气定的,同时也有资本纷纷涌入后所产生的溢价效应。

  不是说一定要从事这行业赵诚才能赚钱,只不过赵诚的最终目的也不是钱。

  最重文的北宋时代里,有否著书立说,有多少人知道你,有多少粉丝,这些相比其他朝代重要的实在太多太多,已经完全不是经济利益范畴的问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免死牌,著书立说的大文客有了相当的名气和受众后,在北宋也基本是不会死的。

  这就是大宋。

  资本林立,最有可能触发工业化、最不像封建社会的一个封建社会里,根由就在于对读书人太过病态的宽容。那么只要老孔信徒的话语权存在一天,就始终很难跨出工业化的那最后一个门槛。

  在“有机器者必有心机”的思想指导下,农耕文明又在弱宋的腐儒光环限制下,就很难避免被胡人轮1奸的局面。若是其他时候那也就不管了,其实被日几下也死不掉,但这个年景基本病入膏肓,没多少年时间女真狼群它就能打进东京去。

  工业化并不是简单的把基础原材料大幅降价、把农人大规模集中培训为工人那么简单。的确有了这两点它就能叫工业化,但却是屁话,那得有人听你的,要有人信你的。

  要让他们听赵诚的,得先让他们知道赵诚这个人,然后慢慢的接受,进而喜欢赵诚才行。否则就是然并卵。

  就是这个原因,刘都头他就算有刀也管理不好服役的那群民夫,人家不听他不信他。不过他们后来慢慢的信了赵诚,这就是差别。

  在那个河道工程的小场景中,赵诚就是工业化模式。老刘就是封建模式。

  要转变模式根由在于思想。于是又回到掌握笔杆子的文人身上来,其实这才是文人应该干的事。

  斗争有两种,一种是不对称,即不和秀才对喷,派个当兵的去把秀才嘴巴打歪。但显然北宋完全没有这种土壤,于是就只剩下另外一种嘴对嘴,这就表现为北宋时期文人的党争。

  庄子慧子这两杠精间的嘴炮永远不会有输赢,最终谁也说服不了谁。差别就在影响力,简单说就是有多少人听你的,有多少读书基数。

  这是著书立说的重要性。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