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章 青衫队还乡
第(2/3)页
近居民点能提供一、二百劳动力,还有就是数不清的石头。
“这地方好,我们必须占领它!”李丹说。
他看到周围百姓都是取这山上的石灰岩煅烧,然后用烧成的石灰来抹自家房屋的墙壁。
“这样我们就近可以有石灰来源,再从东河的河滩上取沙子和粘土,这样就可以把水泥搞起来了。”他早听说城里用的石灰来自冕山,这次是特地跑来确认的。
“就在这寨里烧石灰,然后放进陶瓮混合搅拌,套了篾筐放到马车上,铺盖苇席往城里运送。”李丹比画着对陈三文说:
“等献甫的参谋画好地图,你和朱二爷立即开始着手规划水泥厂的位置、规模,我让你兄长把机器做好直接送到这山上来……。”
他可没有磨叽的功夫,谁知道贼人哪天围城?所以一切要快,唯快不破!
“别忘了还有采石场的位置。”李丹摸着长出短须的上唇(他还不大习惯)说:“营寨最多放五百人守卫,加上工厂和工人这围墙可能有些太长,你们要酌情取舍才好。”
“派谁来守卫呢?”赵敬子在身后问。
“豆子万(万四有)如何?”巴师爷建议说。
“可以!”李丹想了片刻点点头:“不过还得有个副手,叫谢豹子来帮他。”
这时钟四奇过来提醒时辰不早该赶紧回城了。“来送信的衙役说,县尊范老爷和您府上三老爷还有您兄长李大郎准备到东门外迎接呢。”
李丹笑起来,说既然有尊长,不可使久候。便留下参谋们,让谢豹子带一什保护,其他人立即上马、上车向东门来。
范老爷的意思是希望李丹带着队伍从东门进去,绕行下再去南门外宿营地。
李丹听了便知道他想用自己这支小小的人马稳定人心,于是修改了原本大队直接去南门,少数头领随他从东门入城拜会县尊的安排。
队伍在玉亭桥边集结,按照李丹的命令整理军容、风姿。
….
一些有甲胄的知道要进城耀兵了,都兴奋地相互帮衬着披挂起来,不少人在玉带河里洗澡、洗脸,努力把自己揩抹得干净、漂亮些。
还有人拿着剪刀给战友修剪须发,尽力要表现对方的威武气概。
本来为防止路上惊骇到乡民包裹起来的枪、矛也都亮出来,用磨刀石擦了又擦,好像总觉得它不够锋芒似的。总之所有人在这一个时辰里忙得不亦乐乎。
李丹纵马来到桥边,引起了队伍的阵阵欢呼。他笑嘻嘻地扫视了圈自己的人马,问:“都准备好了吗?能给余干的女子们看了不?”
“准备好了!”回答之后是一片的哈哈笑声。
“行!弟兄们,我带队出来的时候只有六十个人,可现在回家,咱们有四百人了!而且同知大人已经授权我在本地招募乡勇义兵,尔等很快又能当伍长、什长、哨长啦!”周围一片欢呼。
李丹兴奋地将枣骝儿转了一圈,抬起右臂来用力一挥:“既然准备好了,上马、列队,入城!”
过了玉亭桥前面一带隆起,那就是城外的华林岗了。
这地方到处是低洼的水道和沼泽,只有一条路可以穿过,然后分个岔,往左去南关,往北去带河上的九龙桥,过九龙桥三百步便是余干县的东门——余丰门。
这座城门也是余干现存最早的城门,经过后来的改造和扩建成为本县唯一一座带有拦马墙的城门。
所谓拦马墙,是城门壁上接出来的一道遮蔽城门的墙,人必须走到它侧面的开口处才能看清城门。
这种墙具有一定军事作用,可以有效保护城门不致受到直接毁伤或打击。但它又不同于瓮城,不是封闭的,也没有前面的箭楼。
李丹经过东南角楼的时候就被守望的兵丁瞧见了,前面的引导旗刚到拦马墙拐角,便已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