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四章 赵同知出兵
第(3/3)页
一对双壁配合默契,倒也难得地让饶州在内外动荡中保持着相对平稳的格局,用很少的官军、卫所兵,以及新组建的上万各地团练维持了相对安定的局面。
目前除去余干那边打得欢,安仁被意外占领,其它各县反而镇静了下来。
当赵重弼急匆匆来府衙求见时,万大钧刚刚安排完近期的政务散了晚课(见注释一),官吏们从正厅里走出来抬眼看见赵同知,慌忙都让道行礼。
….
赵重弼一边还礼向各位道辛苦,一边脚下不停地登堂入室,抬眼见正位上无人,原来万知府刚刚转入后堂去了。
“快去通禀知府大人,就说有紧急军情要和他商议!”赵重弼拉过一名熟悉的班头。
班头惊诧地看了他满头的汗水一眼,叫手下赶紧招待,自己立即进去通禀。
有差役打来凉水,奉上手巾。赵重弼擦抹几下顿觉神气清爽,然后就见那班头又跑出来,拱手说:“大人,万老爷请您到花厅叙话。”
赵重弼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花厅,万大钧见他的样子惊讶问:“安梁(赵重弼字)老弟出什么事了,怎的满脸都写着个急字?”
“大人,多余的话不讲了。我刚见过余干派来的人,他带来了李丹的书信,请大人过目。”说着便将信取出递过来。
万大钧忙接了,打开才第一眼便叫声:“好字!”然后一列列看下去,两页纸看完,惊讶地问:“他是今日上午得到的消息?如何现在你便见到信使了?”
按说就算是坐船顺水而下,最快也要明早才能到,所以万知府有此疑问。
赵重弼笑道:“那李三郎又发明个什么风火轮船,应该就是宋史里杨幺造的车船,不同在于是用畜力带动的,行驶如飞,故而半日便到了。”
“这个李三郎真有意思,先造投石机于船上,又造什么轮船。”万大钧想想,回到主题上来说:“他意思是要官军配合着去打蓼花子?可……咱们能分得出兵吗?”
“刚刚在来府衙的路上吾想过。”赵重弼回答:“按白浪给的消息,最迟明日江豚就会抵达扛浪山,最晚后天狮子岩也会遭到江白联军的进攻。
也就是说蓼花子发动对余干南城的攻击时,他老巢便破了。
李丹的意思是他在南门安排伏击,蓼花子发现中计后士气必然跌入低谷,他会想撤退。
这时余干团练蹑踪于后,官军迎击于前,东、西皆有乡勇围堵,可趁机大破之!
吾以为这是个机会。但关键是董七,他还带着余部在石口镇耀武扬威。要想南下余干,必先解决董七。
李丹也是这个意思,所以他说会遣一支船队,沿北上东河到东塘堵住董七南逃之路。”
“说了半天,我们到底能不能出兵,出兵多少呢?”万知府对这些战术问题不感兴趣,他只想知道结果。
“如果击败董七,我们可以遣三千官军,加上七百团练南下乌泥镇完成合围。否则的话,不仅要绕道,而且官军最多只能出两千人。”
“那,谁为领兵之人?”
“自然是谢游击亲往。”赵重弼说完,补充句:“吾与游击同去!”
万知府没说话,走到门口叫来名亲随:“去请谢游击速来,就说紧急军情!”然后回到屋里摆手:
“游击在,君就不必前往了吧?”他有些担心,这黄带子要是出事,自己恐怕担待不起。
“云台兄不必替我担心。”赵重弼看出他的意思,笑道:“想那蓼花子残破之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四面皆有围堵又丢了老巢,他还能跳腾到几时?
就算是个老匪,手下又不是人人亡命?人心不齐、斗志涣散,这简直就是份天上掉下来的功劳,你可别拦着。”他开过玩笑,又认真说:
“再说,我还真怕他一头撞破东南往万年,或者乐平、德兴去和矿匪聚合,那才糟糕!好不容易按下的葫芦又要漂起来,我不放心呵!”
「注释一:官吏早、晚两次与主官会议,形同上朝,早课是行礼和商讨,晚课是请示和汇报。」
.
...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