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二章 洪都乱点兵
第(2/3)页
他说的这些其实众人早都知道,不过是旧话重提而已。
“高大人所言句句属实,然而如今情势不容乐观,我们总要拿出个办法才好。”
正襟危坐的按察使林中泰(字太岳)开口说道:“情形如何不必更说在座都已知晓,我等今晚来就是想和高大人商议个办法,就如今局面如何破解、如何着手?
多少议个章程,总比袖着两手不知所措来得好,对得起陛下,也对得住黎民。”
高樗翻了翻眼皮,他可不想先开口出主意,万一翻了船,说起来就是自己的责任。
“这……,感谢林大人厚爱。不过高某只是个粗鄙的武夫,打仗指挥义不容辞,于谋略上却不如请布政使大人拿主意更妥。”
见他又将这只鞠踢回了杨涛这里,唐轩气不打一处来。“那么请教高大人,于今之计是当守还是当攻呢?”
….
“自然是守。”
“为何?”
“周边贼势遍地、烽烟四起,攻的话往哪里攻?官军岂非要疲于奔命?不若静待骄敌自大,于南昌凭坚城挫其锐气,然后一股可平定也!”
高樗越说越激动,挥舞手臂似乎自己已经胜利在握。
“但是,如果据城不出,眼看城外四野皆贼而不敢制,恐怕也有违守藩职责,将来难以面对御史的弹劾吧?”
“唐大人这是什么话,难道非要丧师失地才是对得起陛下,才算尽职尽责?”高樗不悦大声质问道:
“上次大军半途返璜溪我就说不可,结果如何?难道这次又要把仅剩的这点力量花光、用掉,直至南昌成为空城么?
我等职责在全江西,南昌安则江西安,若南昌丢失,赣州、九江被叛军彻底隔绝,全省糜烂则不可再收拾矣。
所以布政使大人明鉴,下官的意思,就是无论消耗多少人、物,万万不可浪战。哪怕城外全成焦土,也必须集中全力保住南昌。
杨大人,应该立即将南昌周边四十里内百姓疏散,学那余干焦土抗战,组织民兵乡勇积极训练……。”
“慢来、慢来,”唐轩哭笑不得:“高大人扯远了,敌人在抚州和上饶,他们还没到南昌哩,我们着什么急焦土抗战?咱们还是回到原来的话题,好吗?”
“我说的就是现下要做什么!保住南昌,才谈得上其它!”
“呃,我来说两句。”杨涛听得头疼,不得不打断说:“南昌要保!”众人齐齐点头,又听他说:“抚州却也要救,上饶更不能不管。”三个人全愣住了。
“既然南昌的兵动不得,那么我们可以动哪里的兵呢?”大家面面相觑,搞了半天又回到原点。一时谁都没有说话,场面有点……冷场了。
“我有个想法。”唐轩忽然开口,看看另外三人压低声音说:“你们觉得现在唯一能和叛军周旋的部队是谁在指挥?”
“你是说赵……?”
“嗯,有道理。”
“林大人,什么有道理?”高樗莫名其妙。
“高大人你看,近期的捷报都是哪里来的?”
“饶州府哇,你是说赵同知?”
林中泰点头:“别忘了,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
“皇族?我们都知道。”
“不、不,我说的不是这个。”
“行右参政?”杨涛点头说:“这个头衔是我给的,为了方便他做事。”
“不、不、不,我说的也不是这个。”
“你是说……,他出京前陛下给他的前军都督府指挥同知?”高樗也压低声音:“这件事可仅限从三品以上官员知晓,唐大人你提这个是想说什么?”
前军都督府分管着江西四卫(建昌、戈阳、庐陵、雩都)、十一个千户所、两个群牧所(余干马背嘴、鄱阳龙潭寺)、四个仪卫司(丰宁王、抚王、彭王、潭王),因赵重弼来江西任职,所以他的武职挂在了前军都督府名下,指挥同知相当于武阶从三品。
….
唐轩把身体往前凑凑:“想说什么大家应该已经心照不宣了罢?你们看,为啥陛下悄悄给他按了个武职?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可皇族不带兵是约定俗成的,偏偏他有武职在身,又屡屡报捷,这饶州成了整个江西唯一一个没有败绩的府。
说是那个团练使李丹很有本事,可我听说李三郎不过年仅十六,凭仗着其父李文成公的声名颇能招揽乡民为之用,谋划方略恐怕还是这位在后面支撑着。
咱们这位右参政,圣眷是很不错的呢!”
“棣轩的意思是,那李三郎不过是他推在前面遮掩的盾牌,好挡住御史们对个皇族掌兵的悠悠之口?”杨涛好像有点明白了:“不过……,即便如此又如何呢?难道我们还能上本参他不成?”
“咳,卑职当然不是要参他,咱们不是说救抚州和上饶的事么?”唐轩说出了自己的意思:
“眼下他刚收复安仁,大人又派了蔡游击去安仁组织招募新兵重建一个游兵营。原意是以此保住安仁不失,防止杨星的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