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七章 纪善落网
第(3/3)页
当啷”声落在栈桥上。
“别折腾了,留着力气去大牢里闹吧。”白燕冷笑:“就你这种东西还想改天换地?咱老百姓好好的日子都是毁在尔等手里的!他再折腾就把胳膊先拆下来!”
左右立即答应,吓得王纪善浑身颤抖,下身已经湿淋淋地。
前边黑地里立着三匹马,有个声音兴奋地低声叫道:“嘿,老卢,还真抓住了!吴先生真是神机妙算呐!”
“打起火把来。”有个人吩咐。然后那三人下马走过来和白燕先轻声寒暄几句,便让人把王纪善架过来。
“抬起头来,回答我的问题。姓名?”一个中年人威严的声音问。
一支火把映着王纪善的脸,他慢慢抬头,看到了翼龙卫的袍服,嘴里回答着自己的姓名,泪水夺眶而出垂下头去。
“你可知为何捉拿你?”
王纪善无力地点头。卢瑞心头冷笑,吩咐:“上枷锁,丢到车里去!小赵,进京这一路上可拜托你了!”
“卢大人放心,咱们京师见!”赵宝根跳上马,带着五、六个人押车,在火把照映下离开了。
“多谢白当家,陛下一定不会忘记你的辛苦!”另一人是驻鄱阳翼龙卫的百户,他抱拳向白燕拱手:“不过今日之事还请您和弟兄们……。”
“我懂规矩,百户放心。”白燕不愿更多掺和,拱手还礼说声告辞,带着他的人离开。
“船你安排好了?”卢瑞和百户分别上马。
百户说:“千户放心,一刻之后他们就可以上船,是余干专门调过来的轮船,直接送到滁州,水上这一路完全没问题!”
….
“好,那我也要回去复命了,别让蔡指挥等得心焦。”说罢两人在马上互相拱手作别,各奔东西。
靖武九年冬十一月有两道旨意:
襄王赵琦因干预地方政务、侵夺乡里等罪夺爵,以太常寺奉祀官主持仁宗景陵,安置亳州。撤襄藩,改封赵琦嫡子赵投为宁王,封地江西武宁县。
丰宁郡王因战时坚决守御,表现出色,赐太后手书王旗一面,赐丹书铁券与宜城公、宣城公两支各许荫子孙一人,并许庶子一人入国子监。
前者罚,后者奖,年轻的皇帝是要给宗室树立个典范。并且准许宗庶子入国子监开了先河,从此各宗王的庶子可以参加科举并逐渐担任地方牧守类文、武职务。
新年刚过,好消息接连传来。
由于火炉的广泛使用,今冬煤炭在京师使用比例上升到四成,大大缓解了燃料不足的矛盾,也免去了周边各地转运的负担。
鞑靼乌拉部首领乞篾尔汗遣使到大同军下书,表示愿意来朝,并第一次在信中使用了“中华大皇帝陛下”这样的尊称。
朝中一致认为这是皇帝仁德感召使蛮夷向化的结果,文官们纷纷上书要求准许乌拉部朝贡,并希望同时给皇帝上尊号。
对襄王的断然处置雷厉风行,但赵拓小心地没有触碰荆湖系的力量,这不仅让这些官员松口气,同时也成了上尊号运动最积极的推动者。
皇帝笑着接受了大家的马屁,但是谦逊地表示自己还年轻。
他谢绝了尊号,私下里又对几位在京的荆湖臣子嘘寒问暖予以安抚,让首辅韩谓为代表,吏部左侍郎郑寿为核心的荆湖集团渐渐放下心来。
正月初六,皇后诞下了皇长子,初八蕴贵妃诞下皇长女,赵拓在接受百官恭贺时嘴就一直咧着没合上过,刘太监不得不数次提醒他莫要失仪。
喜欢布衣首辅 .
...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