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扫除一切害人虫_大人,得加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扫除一切害人虫

第(2/3)页

地),后来贾老太爷又陆续购置了200多亩,贾家的田产在康熙年间总共有六百亩左右。

    老太爷死后,贾祖旺兄弟三个关系不太好,索性就直接分了家,最后落在长房这头的地就剩了200亩。

    最低县丞榜价是980两,明显不够,只能接着再卖地。

    400两加上家里的现银,外带两个姐姐支持的200多两,合一起也就700多两。

    真要出了旗,往后还得过日子呢。

    地还是先别急着卖,房子这边估计是保不住了,但可以用卖房子的钱在外城买个三四间的小院子,这样爷俩以后也不致于没个窝,就是讨个媳妇人家也要先看看有没有房子嘛。

    原先倒是坚定支持弟弟奋斗、努力、干一番大事业的大姐,听老爹把家底子一报,不由也是有些动摇,毕竟当闺女的不能看着父亲喝西北风。

    倾家荡产捐个小官,看起来也着实不划算。

    大姐夫王志安出来说话了,意思不如先等等看,万一人家和侍卫把事给办成了,贾家不用出旗呢。

    二姐夫高德禄也附和,对小舅子嚷嚷买官他还是不太支持的,而且也不相信小舅子能做什么大官,将来会替老太爷平反恢复名誉什么的。

    这世上的大官是那么好当的?

    贾六呢,肯定不能放弃做官的梦想,可也不能不考虑现实问题。

    最后,给出了折中方案。

    就是他先到吏部去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实惠些的官职。要是有的话,贾家出旗的事一旦不能挽回,那就立即砸锅卖铁买官。

    “不管在哪当官,爹,你放心,儿子都把您老带在身边!”    

    又一次表明孝心后,贾六连午饭都没吃就到吏部来调查买官的实际可行性,并期盼自己能捡个漏。

    很快,贾六就发现乾隆还是贼精的,吏部官榜给出的捐纳官不仅贵,而且任职地都很偏远,不偏远的也大多没什么实权。

    想想也是,官员乃国家命脉根基,乾隆再想搂银子也不可能把要害职位拿出来发售。

    大体就是一锅馊粥夹着几根肉丝,吊吊人而矣。

    当然,这是对贾六而言。于那些只能花钱买官身的有钱人而言,不管什么官都是天上掉的馅饼,皇上降的隆恩。

    连着看了三天也没捡到漏,倒是把行情基本摸透。

    跟二姐夫高德禄说的大体差不多,地方上的市级知府(从四品)榜价13300两,副省的道员(正四品)要16640两。京官这边,局级主事(六品)榜价是4620两,厅级郎中(五品)要9600两。

    这些要想不侯补的话,基本上都是榜价的双倍。

    最后看来看去,除了那个从八品的县丞还能有那么一丝机会参与竞标,其它的都属于贾六可望不见及的存在。

    至于那刚贴出来的大捐榜更是想都别想,哪怕上面的很多官职让贾六的眼红得不能再红。

    说实在的,贾六的机会还是不错的,一来就能碰上乾隆为他娘办寿特意开的大捐,搁别人一般都得等上七八年甚至十来年才能碰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