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超能的孙秀才_汉涟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超能的孙秀才

第(3/3)页

栈小二不知道,刘狗娃为何突然间脸色不虞,不禁呐呐的回道。

  “俺这有二两银子,便替他还账了,多的便算他今后的酒钱吧。”刘狗娃说完,掏出二两银子递给了小二。

  “哎哎,这如何使得……..”小二连忙推辞,有些期期艾艾的说道,刘狗娃与孙秀才素不相识,不知道他为何要为孙秀才付账。

  “拿着吧,俺同孙秀才有过一面之缘,彼此投缘。”刘狗娃把银子塞在那小二手上,小二才扭扭捏捏的把银子收到了柜台。

  刘狗娃经过孙秀才沽酒这事想到,张三李四这十来个孩子这般年纪,在共和国时代都差不多中学毕业了,现在却全是文盲中的文盲,心底不由打算把他们送到孙秀才那里,读些书识些字。

  虽然刘狗娃跟张三李四等人没有亲属血缘关系,但这些天相处,已经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张三李四他们也常把自己,当作哥哥主人看待了。

  于是,午后,刘狗娃沽了两罐酒,又来到那间书塾,中年文士正在授课,刘狗娃等了一会,那中年文士才出来见他。

  刘狗娃说明了来意,中年文士迟疑了一会,方收下刘狗娃的酒,并请刘狗娃到书塾商议束脩,也就是学费。

  孙秀才以书塾为家,原本他也是大户人家子弟,家人在战乱中灭族,族中只有他侥幸逃过一劫,如今孤身一人,没有家族的庇护,也始终没有成家。他考取了秀才功名之后,年年考举,却年年落榜,心灰意冷之下,便不再参考,定居宋城,以书塾教授为生,以书塾为家。

  书塾倒也别致,前有木桥流水亭台,后有果脯园林,种些时令瓜菜。刘狗娃看了不禁说道:“先生这书塾倒也挺别致,非同一般啊。”

  “乱世中偶得一陋室茅房,安身立命而已。”孙秀才摇头略感无奈的说道。

  “国已一统,天下承平,哪会还有乱世。”刘狗娃闻言,违心的反驳道。

  “国已一统,天下承平?”孙秀才闻言冷声反问道,随后又气愤愤的冷笑道:“你小子说的国,只是偏安一隅的一小国而已,天下也已非当初的天下,如今国内军阀林立,互不统属,名义上是朝廷之军,却已成了尾大不掉之势,民生困顿,灾祸不断,千里赤荒,北又有契丹南有唐西有蜀,虎视眈眈,这还不是天下大乱之势,又是什么?”

  “小子受教。”刘狗娃衷心的对孙秀才一礼,佩服的说道,在这时代,身临其境的古人,能把这时的形势看得如此通透,毕竟是少数,难道这孙秀才是其貌不扬的隆中诸葛?刘狗娃不禁又问道:“那先生可有治国的对策?还请先生见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症下药而已,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孙秀才不禁又摇头说道。

  “既然是对症下药,为何做起来却又难了?”刘狗娃不解的追问道。

  “牵一发而动全身,打草惊出多条蛇,群起而攻之,反而适得其反,只能宜缓不宜急,循序渐进的对症治病了,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年八年,才会见成效。”孙秀才解析道。

  本来刘狗娃对于孙秀才为一罐酒而折腰,已存了轻视之心,这时却对他那超前的见识,佩服得五体投地,历史上后周的柴荣,不就是看出这种形势,才小心翼翼的,一步一步的,慢慢剥除藩镇的吗?赵匡胤做得更出色,一杯酒便搞到了中央集权。

  刘狗娃以前在林家酒栈,见林掌柜等人做生意,不会搞品牌效应,在州城见客栈掌柜,不会搞代理销售,便以为古人的智慧见识,也不过如此,哪知这孙秀才的见识,此时却惊得刘狗娃一愣一愣的。看来,每个时代都有超能人存在的。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