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封王之弊_大明世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封王之弊

第(2/3)页

之动容,要多恭敬就有多恭敬。

  “贵国之所以安居高平,一来是朝廷旨意,二来则是黎国人心未附。”

  “如果贵国依旧蜗居高平,长此以往,怕是安南百姓,也是会忘记莫氏了。”

  “要知道,在大明朝的礼部,你们莫氏可是与李氏一样,都是安南都统,虽然地方不一样,但却没有高低之分。”

  莫元清大受鼓舞,他抬头,诉苦道:“我何尝不想出兵南下,只是军队士气不再,怕不是郑氏之敌。”

  使臣心中暗骂,果然还是有心眼。

  他受了安排,知晓便宜行事,咬着牙道:“朝廷可只用与你一万银圆,但莫氏必须在十一月初,出兵南下,最起码要一万人——”

  虽然弄不懂明朝为何让其出兵,但莫元清捞得好处,欣喜莫名,转眼就同意了。

  占据高平时,莫元清向明朝每年进贡,并奏:“徧方褊小,嗣后请免贡献。”

  皇帝只能允之。

  虽然地方狭小,莫氏在高平的财政十分拮据,却丝毫没有节俭,大肆挥耗,修建宫殿庙宇,可谓是奢靡。

  小小的高平府,造反派不少。

  若不是明朝支持,其早就崩溃了。

  一万块银圆看起来不多,但对于莫氏政权了来说,足以支用大半年了。

  此时,宣光府,镇守此处的武公悳,也受到使臣的暗访。

  秦国为了让其出兵,许下了三千块银圆的价格。

  后者心动不已,连忙应下。

  时机显然成熟。

  此时,顺化。

  广南国主阮福濒,其自称阳郡公。

  此时的他,在王宫中享受着富贵美人,忽然就有人奏报:

  “占城的明人磨刀霍霍,似乎有出兵之象。”

  这一下,小小的顺化城,瞬间躁动起来。

  “明人重回大越,广南危矣——”

  街头巷尾,都在流传着此等言语,让人惶恐难熬。

  安南百姓,无论是朝廷,亦或者明间,都自称为大越,而非所谓的安南。

  对于明朝,更是视为他国,畏惧又敌视。

  因为黎朝,就是在推翻明朝的基础上建立的。

  广南的阮氏,虽然建立官制,礼仪,但明面上却还是黎朝的官,在这方面还是等同的。

  这也是为何秦国怕两国联合的原因。

  因为再怎么说,阮氏与郑氏,同样都是李氏之臣,联合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其国主阮福濒自然同样难安,他愤怒道:“占城本为我国附属,明人占据也就罢了,如今竟然也敢冒犯与我。”

  话语间的惶恐,谁都能明白。

  占城并不小,约莫安南一府之地,有兵万余人,阮氏很难吃下。

  而明军却能一举拿下,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完全把广南国给震慑到了。

  这种情况下,谁能不怕?

  面对广南的震惊,朱静不以为意,他持续动员着大军:

  “此战后,咱们就算拿下了安南的半壁江山,到时候论功行赏,会有爵位拿,成为名副其实的爵爷。”

  封爵。

  这是秦国拿出来的诱惑。

  作为亲王爵的秦国,它能够拿出最高的爵位,就是郡公了。

  郡公、县公、郡侯、县侯,伯、子、男,七等爵位。

  最高的郡公,年俸三千石,可比大明之侯爵。

  伯爵以上,都是超品。

  子爵正四品,男爵正五品。

  至于秦王之子,则依照春秋战国的规矩,子为封君,女为郡主。

  同样,爵位提议参照大明,伯爵以上减等世袭到男爵就不动了,府子、男二爵,都只能传三代。

  这些京营士兵,之所以千里迢迢的来到安南,不就想着封爵吗?

  “为何不是大明的爵位?”

  这时候,有人提出了异议。

  “放屁,咱们是在为秦国打仗,自然是秦国封爵,你们基本上都是孤家寡人,就算是有家眷的,也可以接过来嘛!”

  朱静笑骂着:“不过,之前身上就有爵位,依旧还是大明之臣,勋爵之升,也是按照朝廷的规矩。”

  这番话,让许多人松了口气。

  不过,封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