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馒头
第(3/3)页
浮躁了。
实际上将衙役纳入流品,就是为了好更替,从而打破县衙一体的局面。
但,就像是那个壮班捕头,即使是读书人出身,但收钱却毫不手软,沆瀣一气。
“不过,六十个差役对县衙也不够。”白英摇头晃脑,舌头笨重:“白役还是有许多的。”
“咱们县衙役六十,白役就有两百,自带干粮,就等着捞油水过日子,日后提拔为衙役也是他们为先……”
喝到最后,所有人都快趴了,一个个发着酒疯。
只有朱存渠还是清醒的。
他最后倒是没有问白役的事。
因为朝廷实在养不活那么多人。
普通的衙役,一年十块钱,十石粮,这已经是难得的恩典,如果扩充太多,对于地方的压力就太大。
要知道,在前明,一个县衙有编制的不过百来人,如今扩充了一倍,虽然相较之前轻便些,但也是有限。
白役这种自然就延续下来。
其所获的,莫过于街头巷尾的商贾的供给,瓜分诉讼案件的福利。
白役的数量,视县大小繁华而定,小县两三百,大县两三千。
算作是临时工,也要登录户籍,毕竟拥有执法权。
京城的京畿四县,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大县,就没有白役少于一千的,如此配合着数千五城兵马司,才能真压住京营城百万人众。
皇帝其实也想给编制,但一算就觉得财政吃不消。
四千白役,俸禄起码得二十来万。
天底下的白役少说三四十万,都发下俸禄的话,没有千八百万顶不住。
况且,你就算是给钱了,人家也照贪不误。
故而在京城,白役每月只能领一块银圆,算作是临时工。
京城一普及,天下各府县也效仿,量力而行,基本上是一石粮,或者五毫银圆就罢了。
即使如此,天下府县也是怨声载道,这钱粮可是不少。
翌日,朱存渠在县衙中见到了知县,得知自己日后负责河道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后,也只能认了。
佐贰官也有自己的衙门,各管一摊。
通判负责诉讼、刑狱,巡捕;县丞负责赋税,钱粮、税征、户籍。
而主薄则官阶更低下,只能负责某一方面,如钱粮,或者巡捕。
负责总掌的则是知县,具有决策权,同时对主薄、县丞具有事物分配权。
如果大权独揽,县丞和主薄就成了空壳,毫无权力可言。
换句话来说,知县老爷不认可他,就分配了个河道的差事。
刚落座不久,负责河道的巡检就上门求见,语气倒是恭敬。
明制,天下何处险要关隘,湖泊大河,都会设有巡检,不过为正九品。
“下官旗下有小船三艘,差役三五人,白役三十来个,县里的差事也算完成的体贴,不曾有过什么的贼寇水匪。”
朱存渠对此点点头:“新官上任,我也没三把火,你好好操持吧,一如既往便是。”
巡检见上官如此客气,倒是心中一安,放下红包:“您老新任,这是下官河道上下的孝敬……”
朱存渠见此,倒是收下了。
这是陈规陋习,根本就改不了。
坐了一会儿,他走向了菜市口。
对于砍头,倒是不曾见过。
果然,午时不到,菜市口就人头攒动,大量的百姓围观,许多白役围着,碰到直冲的就打。
“吉时已到,行刑吧!”
不一会儿,县丞担任的监斩官就下了令牌。
很快,昨晚吃酒,满脸横肉的童生捕头,就直接捡起,面无表情地喝了口酒,吹到刀口上,下去就是一刀。
“咔嚓——”
大好的人头垂到地上,只有一层皮连着颈部。
一旁的家属则立马过去查验,看到皮肉相连,立马感恩戴德。
而围观的群众,则更是激动莫名。
一手捧着碗,一手捏着银毫,铜圆,可谓是痴狂不已。
有的交了钱的,直接冲进去拿馒头粘血,狼吞虎咽的吃下,生怕有人抢。
吃完后,仿佛什么神丹妙药,脸上写满了轻松,似乎药到病除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qshuge.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